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对外通商口岸可分为“约开口岸”和“自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对外通商口岸可分为“约开口岸”和“自开口岸”两大类。“约开口岸”是中国政府根据与外国签订的条约被动开放的,共计74处;“自开口岸”是中国政府主动开放的,共计31处。

材料二  有人曾说:“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也有人说:“殖民主义在世界范围推动了现代化进程”,还有人甚至说:“没有西方的殖民侵略,东方将永远沉沦”。这些人往往还以马克思论述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和殖民主义具有“双重使命”的提法,作为自己的理论根据。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西方国家要求开放通商口岸。西方国家在什么情况下获得了在中国开辟通商口岸的特权?

(2)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两次鸦片战争开辟的通商口岸有何差异。

 

(1)原因:西方国家为了向中国倾销工业品及掠夺原料。情况:英国通过鸦片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攫取这一特权;英法美俄等国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获得在中国开放通商口岸的特权。 (2)第一次鸦片战争开放五口通商,第二次鸦片战争开放十处通商口岸;第一次鸦片战争开放口岸主要在长江以南的东南沿海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天津条约》开放的口岸从北方(辽宁营口)到广东(海南岛的琼州),整个沿海全面开放,使中国门户洞开;汉口、九江等地口岸的开放,使资本主义侵略势力沿长江深入内地,便利了对华商品的输入和原料的掠夺。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主要考查相关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可从倾销商品及掠夺原料的角度思考作答;第二小问,主要考查相关史实再认再现的能力,可从《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内容角度作答。 第(2)问,主要考查对相关史实进行比较的能力。可从材料三两幅图片中所开放的通商口岸所处的地理位置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林则徐于1839年3月10日抵粤,次日即在公馆门上公布《关防告示》(以下简称《告示》)。《告示》文简意赅,令人深思,公布公馆办事不准擅离左右不得妄行传禀”“不收地方供应”“不必预派伺候八不规定。英国鸦片巨贩查顿闻讯提前避离广州回国,与鸦片商贩勾通的洋行商人惶惶不安,包庇鸦片走私的受贿官员惊恐万状,鸦片吸食者则私探禁烟新例罪名轻重。林则徐第一时间发表《告示》,表明禁毒决心,用纪律管控公馆人员,使那些幻想走歪门邪道的人无机可乘。由此可见林则徐严禁鸦片毒品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廉洁奉公品德,他不仅严格约束自己,而且做出具体规定,管住身边的人,也管好家人。这种廉洁自律品格,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至今也还值得点赞。

——摘编自陈铮等主编《林则徐全集》

(1)根据材料,指出林则徐《关防告示》产生了哪些效果。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林则徐广东禁烟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份护照

《天津条约》签订后,游历护照开始出现。通商口岸的外国人从领事馆取得护照,经当地海关道盖印,即可凭此护照进入内地游历。以下是一份护照的主要内容:

本领事遵行两国议定和约章程第八款,内载:准许法国人请照赴内地游历等因。兹有本国人名□□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照,准其前往。故请烦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随时照料,庶臻妥协,以示照给本咸遵约章毋违,永垂不朽也。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除法国外,与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的其他国家。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外国人持这类护照游历的弊端。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40年春英国议会在辩论对中国出兵是否合理的问题时,反对派以拒绝为支持一种恶毒的、有伤道德的交易而进行战争的理由反对政府的政策。

——摘编自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二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制品出口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英国外相巴麦尊的信中说:是他们自己陷入了错误的处境,逼得我们不得不走上为国家所受的侮辱,为个人所受的委屈要求补偿的地步。如果曲解自由与正义的观念,现在我们不去为我们和他们之间商务关系上的合理利益而采取被迫采取的态度,这种想法就太唐吉诃德了。

材料三  莫克·维卡在信中还说: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织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

——摘编自《英国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资料》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反对派反对政府政策的原因。(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2)据材料二概括莫克·维卡表达的主要观点。(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3)据材料三指出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这句话的真实含义。

(4)综合以上材料,说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

 

查看答案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写道:“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上是北京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作者这一观点

A.错误,未认识中国制度的落后性   

B.正确,说明了战争实质.

C.错误,立足于英国角度思考战争   

D.正确,阐述了战争原因

 

查看答案

著名的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王韬曾说:“其时罢兵议款,互市通商,海寓晏安,相习无事,而内外诸大臣,皆深以言西事为讳,徒事粉饰,弥逢苟且目前。” 这表明鸦片战争之后

A.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B.中国社会和平繁荣

C.社会上层未能警醒           D.士大夫醉生梦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