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兰亭相会,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了序文手稿,即下图。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
材料二 观察几幅宋代绘画。
材料三 马致远的元散曲《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某旅游主管部门要在材料一中图前挂一个导游牌,对《兰亭序》出现的时代背景、书法特点进行介绍。请你帮忙完成。
(2)透过材料二的图片,你获得了哪些关于宋代绘画特点的信息?体现了宋代怎样的时代特点?
(3)材料三的元曲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时代风貌?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宋时期,南安太守杜宝独生女杜丽娘与一名年轻书生在梦中相爱,醒后终日寻梦不得,抑郁而终。杜丽娘临终前将自己的画像封存并埋入亭旁。三年之后,岭南书生柳梦梅赴京赶考,发现杜丽娘的画像,掘坟开棺使得杜丽娘复活。柳梦梅高中状元后,两人在金銮殿之上终成眷属。
——《<牡丹亭>简介》
材料二 “元朝有顾坚者,虽离昆山三十里,居千墩(今千灯镇),精于南辞,善作古赋。扩廓帖木儿闻其善歌,屡招不屈……善发南曲之奥,故国初有‘昆山腔’之称。”
——魏良辅《南词引正》
材料三 在“生”这个家门中,又分为官生、巾生、鞋皮生、雉尾生,用以表演不同的角色人物。官生一行,扮演做了官的成年男子,其中由于年龄大小、身份高低不同又分大、小官生。……官生与巾生的表演有所不同:巾生饰演风流儒雅的年轻书生,清洒飘逸,歌唱要求真假嗓结合,假嗓成份较大,清脆悦耳;官生在表演上要洒脱大方,大官生更要富于气派,在唱法上也是真假嗓结合,但真嗓落在比巾生用真嗓时更高的音域,以洪亮为美。旦行也细分为老旦、正旦、作旦、四旦、五旦、六旦。但实践中还有一个贴旦,共为七个家门。
——《昆曲的角色行当昆曲六百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昆曲《牡丹亭》的文学风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昆曲在明清时期得以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三则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昆曲表演艺术的特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文字产生之后,经过长期的发展,至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这不仅妨碍了文化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会给初建的秦皇朝的各种文书、档案的书写、阅览和传播造成巨大的困难。针对这种文字的紊乱状况,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便接受李斯的建议,立即采取了“书同文字”的措施。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材料三 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革命性变革,键盘上“敲字如飞”常常代替了一笔一画的汉字书写。因为长期使用电脑,许多人只能大致记住汉字的形状,提笔却无法正确写出具体部首和结构。最近一项调查显示,两千余名受访者中有逾八成的成年人承认写字有困难。提笔忘字、频写错别字,正成为一个令人忧心的文化现象。
——《人民日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使秦统一后实行“书同文”措施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字演变的基本趋势。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你对汉字的认识。
中国古代绘画和戏曲艺术异彩纷呈。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元明清文人画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B.风俗画是两宋画坛最大亮点,代表作有《清明上河图》
C.道光年间京剧艺术的形成标志着中国戏曲艺术走向成熟
D.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A. 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 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 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 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下图为明代画家的画作,该类画作的典型特征是
A.追求个性、富有意境
B.生动表现了社会习俗
C.逼真摹写、气势雄壮
D.直接揭露了社会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