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李贽一生著述颇丰,但其著述先后数次被禁毁,民间盗印、假托者不绝。主要原因是他 A...

李贽一生著述颇丰,但其著述先后数次被禁毁,民间盗印、假托者不绝。主要原因是他

A. 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B. 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

C. 动摇了理学的统治地位

D. 挑战了孔子的权威性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李贽的思想。李贽反对“存天理,灭人欲”,主张“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倡导人性解放,A项错误。李贽并未明确抨击君主专制制度,B项错误。李贽的思想并未付诸实践,没有动摇理学的统治地位,C项错误。李贽否认儒家的正统地位,否定孔孟学说是“万世至论”,挑战了孔子的权威,D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上述观点表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A. 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    B. 认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

C. 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    D. 反对排斥夷狄的落后思想

 

查看答案

顾炎武指出:“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矣。……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此所以为王政也。”这一观点主要反映了

A. 儒学“天下为公”的正统思想

B. 新兴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

C. 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D. 君主专制统治面临严重危机

 

查看答案

顾炎武说: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是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顾炎武上述言论的主旨是

A.批判宋明理学空谈义理

B.强调学术与道德的结合

C.提倡无研不信的为学方法

D.倡导经世致用的学术主张

 

查看答案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止勿贵,而积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止勿贱,而怀金者不售,则愈益贱。材料表明王夫之

A.反对政府对粮价进行干预

B.主张加强政府调控以平抑粮价

C.主张工商皆本、反对抑商

D.征收工商税以减轻农民负担

 

查看答案

易白沙(民国初年革命党人)早岁读船山(王夫之)遗书,于是有革命之志。由此可知

A.王夫之已经具有初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B.王夫之反专制思想对民主革命产生了积极影响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源自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想

D.王夫之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