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

材料二    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材料三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虽不敢自为是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以上均为黄宗羲的观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提出古代天下为主,君为客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的用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宗羲的比喻体现的思想。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黄宗羲认为学校应该成为社会的什么场所,并分析其目的。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宗羲思想的历史意义。

 

(1)用意:抨击古代君主视天下为己有,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君臣平等的思想。 (3)学校应该成为公众评价是非的思想舆论阵地,而不是培养奴仆的场所。目的:探求限制君主权力的措施。 (4)意义: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猛烈地抨击,对后来人们反封建君主专制斗争起了积极作用。 【解析】(1)注意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结合所学知识,黄宗羲是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他抨击“古代”君主视天下为己有,旨在批判封建专制制度。 (2)材料二的含义是指治理天下如同两个拉木头的人,要喊着调子相互配合。皇上与大臣就是共同拉“天下”这个“大木头”的人。此问应结合所学知识,从黄宗羲主张扩大大臣权力,限制君权角度作答即可。 (3)根据材料三可知,政策、措施及施政的是非不能由天子一人裁断,而应交由学校评议而定。因此黄宗羲主张学校除了养士的职责外,重要的任务是独立地评判政治是非。 (4)综合材料可知,反封建君主专制是黄宗羲的思想,从反专制的历史作用作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葛兆光先生指出:尽管这些对于旧时政治的激烈批判……被描绘成类似西方的启蒙思潮,但……这些思想表达的全部合理性,却建筑在民族命运的激愤和故国哀思的感情上,本身未必是理性的思索和冷静的分析。作者评价的是

A.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B.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

C.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D.维新派的托古改制

 

查看答案

下列思想家的思想主张正确的是

A.李贽: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B.黄宗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顾炎武:天下为主,君为客

D.王夫之:世界是物质的

 

查看答案

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顾炎武说:“博学于文,行已有耻,自一身以至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两句言论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思想进步性

A. 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经世致用

B. 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振兴工商业

C. 反对封建专制;人人平等

D. 反对中央集权;否定宋明理学

 

查看答案

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提出: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如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这表明他

A. 重视自然界和社会规律的揭示    B. 肯定三纲五常是理想的社会秩序

C. 具备近代社会的民权意识    D. 认识到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查看答案

顾炎武认为修史的目的在于通过鉴往而达到训今,否则修史就丧失其价值所在。这表明顾炎武主张

A.保家爱国          B.博通经史

C.发扬儒学          D.经世致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