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
材料二 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材料三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虽不敢自为是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以上均为黄宗羲的观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提出古代“天下为主,君为客”和“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的用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宗羲的比喻体现的思想。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黄宗羲认为学校应该成为社会的什么场所,并分析其目的。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宗羲思想的历史意义。
葛兆光先生指出:“尽管这些对于旧时政治的激烈批判……被描绘成类似西方的‘启蒙思潮’,但……这些思想表达的全部合理性,却建筑在民族命运的激愤和故国哀思的感情上,本身未必是理性的思索和冷静的分析。”作者评价的是
A.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B.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
C.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D.维新派的“托古改制”
下列思想家的思想主张正确的是
A.李贽: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B.黄宗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顾炎武:“天下为主,君为客”
D.王夫之:世界是物质的
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顾炎武说:“博学于文,行已有耻,自一身以至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两句言论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思想进步性
A. 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经世致用
B. 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振兴工商业
C. 反对封建专制;人人平等
D. 反对中央集权;否定宋明理学
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提出:“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如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这表明他
A. 重视自然界和社会规律的揭示 B. 肯定三纲五常是理想的社会秩序
C. 具备近代社会的“民权”意识 D. 认识到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顾炎武认为修史的目的在于通过“鉴往”而达到“训今”,否则修史就丧失其价值所在。这表明顾炎武主张
A.保家爱国 B.博通经史
C.发扬儒学 D.经世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