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1)根据上述材料中的图片和所学知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1)根据上述材料中的图片和所学知识,指出每幅图反映的主要朝代和制度。

(2)根据所学知识,分别分析两图中的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并分别指出两图中的制度解决的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两对基本矛盾。

 

(1)三省六部制;元朝的行省制度 (2)积极影响: 三省六部制:保证了君权的独尊,对后世影响深远。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基本矛盾: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解析】(1)材料一的图片要注意三个省、六个部,所以图片反映的是三省六部制度。材料二的图片要注意多次出现“行省”这个字眼,所以图片反映的是元朝的行省制度。 (2)本问只需回答三省六部制和行省制度的积极影响。三省六部制的积极影响要从“加强皇帝权力、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对后世影响深远等多角度的进行解答。元朝的行省制度的积极影响主要从“中国省制的开端、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中央集权的加强、国家的稳定”等多角度解释。材料一推行的制度是为了解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皇帝和宰相的基本矛盾,材料二推行的制度是为了解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中中央和地方的基本矛盾,一定要分开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

材料三  (卢商)早孤,家窭(jù,贫寒)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由校书郎佐宣歙、西川幕府。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摘自《新唐书》

材料四  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

(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的是什么选官制度?并概括选官标准和选官方式的演变。

(2)材料四说明了什么问题?

(3)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中,你能得出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大致经过“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三个阶段。隋唐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与秦汉时期相比,其最大特点是

A. 选拔官员受到世家大族的影响

B. 通过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C. 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选拔官员

D. 以品德素养为标准选拔官员

 

查看答案

某古代史书记载:甲戍,命浙江行省明年漕运粮二百八十万石赴京师。该史书应是

A.《汉书》               B.《史记》    

C.《宋史》             D.《元史》

 

查看答案

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如果被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                   

B.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

C.便于对权力进行约束                   

D.君主有效地控制了臣属

 

查看答案

钱穆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下的机构时指出,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该政治制度应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皇帝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