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

今之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所使承流而宣化也;故师帅不贤,则主德不宣,恩泽不流。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天赋最优良的、精力最旺盛的、最可能有所成就的人,如果经过

教育而学会了他们应当怎样做人的话,就能成为最优良最有用的人。如果没有受过教育而不学无术的话,那他们就会成为最不好、最有害的人。

——苏格拉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汉朝时期的教育状况并分析这种教育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格拉底教育思想与材料一中反映的教育思想的区别。

 

(1)状况:教育为儒家所垄断;太学设立;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在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目的:实现思想统一,巩固中央集权,维护君主专制。 (2)思想:教育可以让人认识自己的美德。 (3)区别:苏格拉底的教育观是为了实现人的自我价值,材料一中的思想是为统治者服务。 【解析】(1)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兴太学,置明师”“郡守、县令,民之师帅”回答;第二小问,结合董仲舒大一统思想的目的回答,注意将答案进行升华。 (2 )根据材料提炼思想即可。苏格拉底认为天赋优良的人没有受到教育就会有害,这说明其强调教育的重要作用:使人成为优秀的人。根据苏格拉底的核心思想即可得出答案。 (3)材料二中强调的个人的作用,即个人发展对社会的作用;材料一中强调的是“数考问以尽其材”,即如何按统治者的需求进行教育,由此可以得出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对古代西方三位著名学者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B.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

C.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D.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

 

查看答案

如果你的钱包在你的口袋里,而你的钱又在你的钱包里,那么,你的钱肯定在你的口袋里.”这种演绎推理贯穿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的研究、思考之中

A. 普罗泰格拉    B. 苏格拉底

C. 亚里士多德    D. 柏拉图

 

查看答案

柏拉图说:一个人要想成为伟大的人,就不应该只爱他自己,也不应该只爱自己的事情,而应该只爱公正的事情,不论那件事情碰巧是他做的,还是别人做的。这表明了柏拉图具有

A.广泛民主思想        B.法治思想

C.人民主权思想         D.理性思想

 

查看答案

柏拉图说:闲暇乃是智慧产生的主要条件,……而绝对的平等会使智慧边缘化,从而无法实现普遍正义。下列对柏拉图言论的解读,准确的是

A.没有闲暇就没有智慧

B.对民主政治存在偏见

C.民主理想与现实相矛盾

D.雅典民主政治是虚伪的

 

查看答案

柏拉图在《泰阿泰德篇》中认为:事物对于你就是它向你显示的那样,对于我就是它向我显示的那样。该思想的意义在于

A.准确定位人的主观能动性               B.承认客观真理的存在

C.使哲学成为研究人的学问               D.强调人的作用和价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