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有关资料显示,19世纪初,英格兰的202个选邑(城镇选区)中,有40—50个人口在100—200人之间,14个在50 —100人之间,20个在20—50人之间,4个在10—19人之间,有1个镇只有5名居民,有2个镇根本没有人居住。上述现象表明
A. 英国代议制民主形同虚设 B. 英国各地人口在大量的减少
C. 英国的经济发展严重滞后 D. 英国迫切需要进行议会改革
历史学家巴里•科沃德认为:“《权利法案》规定,国王必须定期召开议会,但到底几年召开一次,法案并没有做出详细规定,更何况国王依然拥有随意召开和解散议会的权力;国王还拥有制定内外政策的权力,拥有任免各部大臣及官吏的权力。”据其描述,当时英国
A.责任内阁制已经正式形成 B.议会完全没权力
C.国王仍然拥有较大的行政权 D.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英国流传一句话:“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事情。”这句话出现在
A.英国颁布《大宪章》后 B.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
C.1688年“光荣革命”后 D.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后
伏尔泰在《以英国人的口吻》中写道:“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忠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伏尔泰提到的英国政治体制是
A.君主专制 B.民主共和制
C.贵族制 D.君主立宪制
有人说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这里的“紧箍咒”主要指
A.光荣革命 B.《权利法案》
C.责任内阁制 D.议会改革
“在英国所有的革命中,光荣革命是使用暴力最少但却是收效最好的一次。”光荣革命“收效”主要体现在
A.恢复了召开议会的传统 B.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
C.确立了责任内阁制 D.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