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商鞅到秦国时,通过秦孝公的亲信景监见到了孝公。开...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商鞅到秦国时,通过秦孝公的亲信景监见到了孝公。开始两次,商鞅向孝公讲述学尧舜等帝王之道,孝公听得直打磕睡。商鞅走后,孝公对景监生气地说:你的客人大言迂腐,怎能用他呢?景监责备商鞅,商鞅要求再见孝公。这一次商鞅向孝公讲了称霸之道。孝公听了很满意,又要求见商鞅。孝公对商鞅讲述的富国强兵之道听得津津有味,不自觉地移动双膝凑近商鞅,一连谈了几天都不厌烦。请回答: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秦孝公对尧舜的帝王之道不感兴趣,而对称霸之道感兴趣的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商鞅给秦孝公提出的建议

 

(1)战国时期兼并战争频繁,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在战争中以图自保,避免被他国兼并,都致力于增强经济军事实力的改革变法;秦国偏处西隅,实力较弱,秦孝公雄心勃勃,发愤图强;帝王之道主要是道德感化,不利于迅速富强,而霸王之道强调严刑峻法,有利于迅速富强。 (2)实行连坐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按功受爵,无军功不再受爵;“燔诗书而明法令”;统一秦国的度量衡;废分封,行县制;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适应生产力发展,稳定和巩固统治;并在争霸或兼并战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秦国地处西陲,比较落后。秦孝公雄心勃勃,发愤图强;帝王之道主要是道德感化,不利于迅速富强,而霸王之道强调严刑峻法,有利于迅速富强。 (2)根据所学知识,商鞅变法的措施有: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统一度量衡制,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实行连坐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按功授爵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诚然,防止极贫极富,扶持中等阶层,使富有的自由民和贫苦的自由民都不致各走极端,是古典思想家们的政治信条。因此,他们对贫富有所协调的理论构想,并非为了最终消灭穷人或富户,而是寻求社会力量的平衡。

——解光云《古典时期雅典城邦对贫富差距的制度调适》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梭伦为防止极贫极富,扶持中等阶层采取经济措施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梭伦改革寻求社会力量的平衡是否达成。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出发点是以地域组织代替氏族组织,设立了10地域部落取代原有的4个血缘部落。这项措施有助于削弱氏族贵族对地方政权的控制,促进不同部落之间公民的融合。在划分新行政区的基础上,克里斯提尼进一步改造国家政权机构。他创立新的五百人会议代替原来的四百人会议。新会议由500人组成,每部落选出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从而创立了最早的比例代表制选举法。议员的当选没有财产资格限制,30岁以上的公民均可成为候选人。选举采取抽签方式,由运气或神意来决定。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但一位公民一生只可担任两届议员。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财产等级制度在削弱氏族贵族势力的作用方面,与克里斯提尼的哪项改革措施在本质上一致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在国家权力机构和公民参政议政方面,克里斯提尼改革梭伦改革进步措施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用抽签的方式来选拔议员体现的民主原则并分析其弊端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只大盾,不让任何一方不公平的占着优势。

——梭伦

材料二

梭伦制定的四大财产等级及其权益分配

500斗级

拥有年产500斗(一斗相当于38千克)农产品的地产(这个产量足够提供15个家庭一年所需的基本口粮)的公民,享有选举、充任包括执政官在内的各级国家职官的资格

骑士级

有能力提供马匹和武器装备,并担任骑兵的公民。跻身该等级年收入必须达300~~500斗。享有除司库以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

双牛级

拥有两头耕牛,其财力可达到自备盔甲、担任重武器装备步兵的公民,大约需要年收入200~~300斗农产品。享有除担任执政官以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

雇工级

泛指受雇于他人的公民。他们年收入不到200斗,不能担任任何公职,但可参加公民大会和作为陪审员参与司法活动。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梭伦调解社会矛盾的主要指导思想。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的体措施

(2)根据材料二说明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作用。

(3)综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所谓公平的实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恩格斯说:“……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为当时的旧体制中注入了私有财产这一全新的因素。由此,国家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财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

材料二 希罗多德在《雅典政制》中指出:和旧的氏族组织不同的地方,第一点就是他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第二个不同点是公共权力的设立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恩格斯是对雅典谁的哪一改革措施在进行分析评论并指出他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雅典哪一次改革能够体现材料二中希罗多德的观点结合改革措施扼要说明。

(3)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两场改革主张在目的上共同点在效果上异同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人民内部,不但有宣传唯物主义的自由,也有宣传唯心主义的自由。只要不是反革命分子,不管是宣传唯物主义或者是宣传唯心主义,都是自由的,两者之间的辩论也是自由的。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材料二 19577月,著名经济学家、北大校长马寅初发表《新人口论》,呼吁节制生育,控制人口增长,体现了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但是,他的见解错误地遭到批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双百方针的实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说明的问题以及造成的影响。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在双百方针的贯彻过程中得到的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