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罗马教廷实行以教皇为首的封建中央集权制,教皇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罗马教廷实行以教皇为首的封建中央集权制,教皇有权制定、修改法律,决定教区的划分;教皇还通过教职任命建立了封建教阶等级制,遍布欧洲各国的大小教区,实际是听命于教皇的封建行政区;教廷拥有法庭、监狱,可以更改国家法的判决,同时也不断粗暴干涉各国的内政。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制度的基础,罗马的教廷及其教会更是欧洲最大的封建土地所有者,因而也是最大的封建主,天主教会至少拥有欧洲土地的三分之一,对农民进行残酷的剥削,教会土地上的农民不但要受名目众多的赋税徭役的剥削,而且还受到什一税和高利贷的盘剥。教会神学思想更是封建统治思想的主体,支配着整个社会的政治和精神生活。

——摘编自宗教改革对欧洲政治格局变迁的影响

材料二 16世纪伟大的宗教改革使得互不了解的各国人民突然接近起来,并且通过新的共同信仰,紧密联合在一起。维登堡大学教授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系统阐发了宗教改革的主张,得到大多数师生的支持。该大学的自由教育吸引了布鲁诺前往。加尔文在巴黎大学受过严格的思想训练,他的《基督教原理》被认为是16世纪最有学术价值和最严谨的宗教著作。他创办了日内瓦学院,毕业的传教士被派往荷兰、英国等地;他领导的宗教改革使荷兰摆脱了西班牙和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并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第二幕提供了意识形态的外衣。加尔文教是当时资产阶级经济利益的真正的宗教外衣。

——《旧制度与大革命》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大学对推动宗教改革发挥的作用。

 

(1)16世纪天主教会是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罗马天主教会神化了教权,迫使世俗王权屈从教权,以维护其封建统治;教阶制度具体体现了封建等级制度;天主教会是重要的封建势力;教会神学思想成为教会维护政治经济特权的基础;要推翻教会的特权地位,推动社会进步,必须进行宗教改革。 (2)作用:欧洲大学影响并推动着宗教改革。大学教授凭借丰富的宗教知识,掀起宗教改革运动;大学教育有利于形成严谨的宗教改革理论;大学之问对宗教改革的论争,改变了神学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宰地位,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大学教育推动了欧洲各地宗教改革的发展,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 【解析】(1)依据材料中的“实行以教皇为首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建立了封建教阶等级制”、“教会更是欧洲最大的封建土地所有者”、“教会神学思想更是封建统治思想的主体”,概括分析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欧洲大学对推动宗教改革发挥的作用需要完整解读材料一二的有效信息,从欧洲大学影响并推动着宗教改革、有利于形成宗教改革理论、改变了神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宰地位、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等角度概括归纳。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并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丁·路德是16世纪宗教改革的倡导者……他的神学思想强调因信称义:灵魂得到拯救的人在上帝面前被称为,要想称,即灵魂得到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规条,不在于本人的善行所积下的功德,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1517年10月,路德以学术争论的方式在维登堡大教堂的大门上张贴了欢迎辩论的《九十五条论纲》。论纲使赎罪券在德意志各地的销路大减。

材料二 加尔文是瑞士宗教改革家……他废除主教制,代之以共和式的长老制;简化宗教仪式;鼓励经商致富,宣称做官执政、蓄有私产、贷钱取利同担任教士职务一样,均可视为受命于上帝。加尔文的神学思想在许多方面与路德相同,如强调《圣经》是基督教信仰的惟一根据和权威;主张因信称义等。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路德主张的因信称义的实质及其代表哪些人的利益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加尔文和路德主张的相同点

(3)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加尔文宗与路德宗的主要不同点。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是16世纪的一幅讽刺画《灵魂的运输车》。它用极富想象力的夸张形式讽刺了教皇制度。画中恶魔抡着木槌,将人的灵魂塞入大桶中,装在牛车上向地狱驶去。车身是教皇的身体,车轮辐条由主教、枢机主教和修士构成。

材料二 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曾建议由基督教新教教会和地方当局接管教育,用德语教学,在全国城镇农村设立公办学校,为平民子女提供免费教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当时德意志地区的社会状况并指出马丁·路德提出改革主张

(2)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宗教改革对教育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的文化习俗是从婚俗改革开始的……拓跋贵族与汉族高门建立了广泛的婚亲关系。……太和二十年改鲜卑复姓,在把宗族十姓改为汉姓的同时,还特别规定了十姓百世不通婚。

——史仲文《中国全史》

材料二 宗教改革前,婚姻审判权掌握在天主教会手里。……欧洲盛行僧侣教士的独身制度推行禁欲主义成为罗马教会公开标榜的政府目标,提倡不婚单身,并且规定不允许离婚。当时,有40﹪的妇女过单身生活。……马丁·路德发起了修女还俗、教士结婚运动,提出制定新的婚姻法规,用政府控制的世俗法庭或由政府授权的教会法庭审核批准结婚。

——朱孝远《宗教改革和婚姻的世俗化》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北魏孝文帝和马丁·路德在婚俗方面的各自改革措施。

(2)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婚俗改革作用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王安石的悲剧是在于他自己并不任情放纵,也不腐败贪污,他也是迫不得已。要把他主张的国家资本计划那么激进、那么极端的制度付诸实施,必得不顾别人的反对。他有一个幻象,而他的所作所为,都以实现这个光辉灿烂的幻象为依归,……但是在后世的历史家的沉思默想之中,他永远是个困于雄心而不能自拔的人,他陷入自己野心的牢笼,成为美梦的牺牲品。梦境增张扩大,然后就像泡影般破灭了。

——林语堂《苏东坡传》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的美梦其实现梦想的条件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的梦境为何像泡影般破灭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初,陕西转运使李参,以部内粮储不足,令民自隐度粟麦之赢,先贷以钱,俟谷熟还官,号青苗钱;行之数年,廪有粮。至是条例司言:“……仍以见钱依陕西青苗钱,愿预借者给之,令随税输纳斗斛,半为夏料,半为秋料。内有愿请本色,或纳时价贵,愿纳钱者,皆从其便。如遇灾伤,许展至次料丰熟日纳。非惟足以待凶荒之患,民既受贷,则兼并之家,不得乘新陈不接以邀信息。

——毕沅《续资治通鉴》

材料二 海防吃紧,需饷浩繁……伏查近年以来,帑藏偶有不敷往往息借洋款,多论镑价(借款以英镑作单位,折算成银两数,在还款时仍以英磅数为准),所耗实多。因思中华之大,富商巨贾,岂无急公慕义之人,若以息借洋款之法,施诸中国商人,但使诚信克孚,自亦乐于从事。……饬谕各省督抚,遍谕官绅商民人等,如有凑集资本,情愿借给官用者,准赴藩司关道衙门呈明,照臣衙门办法,议定行息,填给印票。其票以一百两为一张,钤用藩司关道印信,填明归还本利限期,准予地丁关税项下照数按期归还,不得丝毫挂欠。

——《户部酌拟息借商款章程折》(光绪二十年甲午八月初九)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青苗钱息借商款措施不同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青苗钱息借商款本质上的相同之处分别简述其历史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