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图能够反映1820-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图能够反映1820-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发展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要求:从整体上概括其趋势,不能拘泥于某一国家。观点要明确,史论结合。)

 

评分说明:正确指出材料反映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如整体呈上升趋势;各国发展不平衡;老牌国家发展缓慢新兴国家后来居上等。根据史实对演进趋势原因的说明充分恰当。 示例: 趋势: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整体呈上升趋势。 原因: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英国等国积极开展工业革命,以蒸汽机为动力,取代手工劳动,形成近代工厂制度,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又出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产生了垄断和垄断组织,又一次推动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市场的形成极大地便利了资本主义国家商品和资本输出,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积极掠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积极进行资本输出,对亚非拉地区进行侵略和掠夺,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 【解析】图表中的曲线所呈现的趋势比较明显,从总体上看,都是上升;从程度看,各国上升的速度不同。根据时间信息来分析相同、不同的原因,分析影响等历史因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右面是某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资本输出比例的示意图。这反映出当时

A.资本输出成为资本主义对外侵略主流

B.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海外利益分配不均

C.新科技成果得到充分运用

D.美德经济已经超越了英国

 

查看答案

1900年前后,“一个国家的产品可以行销全球,一个地区发生的经济危机也会很快波及或影响全世界……欧洲市场的萧条,可以引起大西洋彼岸的工人失业;亚洲人可以在家里享用一个美国人的发明成果。”对材料现象的正确理解是

A.欧洲正经历着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

B.“大西洋彼岸”的工人失业率较高

C.亚洲的经济发展速度超过美国

D.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已形成

 

查看答案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几十年前统治全球对欧洲来说还只是一个美丽的梦想,但伴随着通讯事业的突飞猛进、内燃机被用于交通领域,技术上的革新和欧洲日益增长的实力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格局的确立。”他所说的世界格局指的是

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B.全球化

C.雅尔塔体系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查看答案

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谢尔曼反托拉斯法,禁止垄断的行为;1914年又通过克莱顿反托拉斯法谢尔曼法的修订法案,旨在针对地方上的价格歧视,及更进一步打击贸易限制。这些法案颁布的主要目的是

A.维护资本主义自由市场体制          B.保障美国社会弱势群体利益

C.防止企业之间进行盲目竞争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经济干预

 

查看答案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一种新的科学的生产管理方式——泰罗制。20世纪初,泰罗制被广泛推广,企业生产效率提高,美国经济迅速发展,职业经理人开始出现。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第次科技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

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企业规模扩大催生科学管理

C.泰罗制的推广促使美国经济进入垄断阶段

D.科学管理成为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