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表一:1920~1936年在中国投资的工业资本...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表一:1920~1936年在中国投资的工业资本中中国资本与外国资本的产值及比重(货币单位  1936年币值:亿元)

 

1920年

1936年

1920~1936年

平均增长(%)

产值

比重(%)

产值

比重(%)

中国资本

6.61

44.8

26.09

63.2

9.0

外国资本

8.13

55.2

15.16

36.8

3.9

合计

14.74

100.0

41.25

100.0

 

表二:中国工业资本中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的产值及比重(1920~1936年)

(货币单位  1936年币值:亿元)

 

1920年

1936年

1920~1936年

平均增长(%)

产值

比重(%)

产值

比重(%)

官僚资本

1.84

42.2

2.22

12.0

1.18

民族资本

2.51

57.8

16.32

88.0

12.41

合计

4.35

100.0

18.54

100.0

 

材料二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1928年发起“改订新约运动”……根据与美国等列强的约定,国民政府不断提高进口税率,降低出口税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使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年,国民政府还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组织建设一批国营企业,这也或多或少的推动着民族工业的发展。

材料三 抗战期间,官僚集团凭借战时专卖制度,利用国家扶持民营企业的低息贷款,兼并民族资本,大发“国难财”。1937年,宋子文乘人之危,以低于市场价格强行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1940年成立的雍业实业公司,由宋氏家族控股,重点经营纺织业。它在两年内投资18家企业,遍布甘陕两省,拥有纱锭10.6万枚,占到战时后方纱锭总数的44.2%。在国统区的工业中心重庆,1943年的871家工厂,停产者达到270余家。18家炼铁厂中,停炉者有14家,其余4家仅能勉强维持生产。

(1)分析材料一,扼要指出1920—1936年中国民族资本在中国工业资本产值中的发展变化。并根据材料二概括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简析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及其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1)发展变化:民族资本在中国工业资本产值中超过官僚资本;民族资本的产值逐步增加,在中国工业资本中所占的比重逐步增加。 原因:国民政府实行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 (2)历史现象:官僚资本膨胀,民族资本萎缩。 原因:抗战期间,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制。官僚集团凭借战时专卖制度,利用国家扶持民营企业的低息贷款,兼并民族资本,大发“国难财”。在沦陷区,日本侵略者大肆摧毁和吞并中国民族企业。 (3)特点:曲折发展,不平衡性强,其兴衰成败由政府掌握。 【解析】(1)第一小问,学生需结合材料的图表来作答。通过阅读表格提取历史信息可知,民族资本产值超过了官僚资本,此外民族资本所占比重逐年增加。这里,学生需从产值和比重两方面作答。而关于发展的原因,材料二讲述了很多具体原因,如法币发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等。学生可把其概括成一点,即国民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 (2)通过阅读材料二可知:材料主要反映了官僚资本压榨民族企业的发展这种现象。而关于民族企业在此阶段衰落的原因学生可从内外因去分析。从材料中第一句话可得出第一点答案,即官僚集团凭借战时专卖制度,利用国家扶持民营企业的低息贷款,兼并民族资本。此外,还有一点,即日本的经济搜刮和兼并。 (3)材料一体现了民族工业的生命力顽强,发展迅速;材料二反映的是民族工业发展得益于政府政策;材料三反映出民族工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是政府压榨、外来侵略。由此可以得出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民国时期的经济大家庭中,既有又老又保守的婆婆,也有年轻且掌握大权的丈夫,民族资本主义就像一个可怜的寄人篱下的童养媳,仰人鼻息,举步维艰……但是自从民族工业这个童养媳进了家门,自然经济这个婆婆的地位便日益受到了威胁。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分民国时期主要有几种经济成分。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童养媳家庭中的地位。

(3)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

 

查看答案

政府放弃了关税自主权,致使美国企业在中国如同在其本土上一样,可以为所欲为。……官僚资本急剧膨胀,这直接从资金、原料、动力等方面限制了民族工业的生产。再加上通货膨胀、市场趋于混乱等因素,最终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陷入极度的困境。上述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

A.一战期间    B.国民政府前十年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查看答案

国民党统治区的3758家工厂中,有590家在1937年就存在,有3168家是19381942年创办的。这些工厂大多数设在四川、湖南、陕西和广西。材料表明

A.抗战客观上促进了国统区经济迅速发展

B.中部和西部地区成为当时中国经济重心

C.抗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抗战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工业布局的调整

 

查看答案

民国十八年七月,国民政府颁布《特种工业奖励法》;次年二月又公布《特种工业奖励标准》,民国二十三年又将其修改为《工业奖励法》。这些做法

A.是抗战时期的应急措施              B.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C.发挥了政府的经济职能              D.限制了官僚资本的膨胀

 

查看答案

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时 间
 

厂数(家)
 

创业资本数(元)
 

工人人数(人)
 

1913年
 

698
 

330,824,000
 

270,717
 

1920年
 

1759
 

500,620,000
 

557,622
 

 

 

A. 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B. 民族资产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

C. 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D. 为民主革命转入新阶段奠定了基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