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统计,1949年至1952年,山西忻县有8253户农民出卖土地39912亩;湖...

据统计,1949年至1952年,山西忻县有8253户农民出卖土地39912亩;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出卖土地的户数和亩数,1953年比1952年都增加五倍多。这一现象

A反映了土改进程的曲折性    B.促使中共加快农业合作化

C.体现了小农经济的稳固性    D.说明农村城镇化效果显著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信息显示农村重新出现土地买卖,证明土地私有制是不符合社会主义方向的,这直接推动了对农业合作化的运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为公有制,故本题答案选B项;A项土改材料没体现;C项稳固性与材料意思相反;D项与材料无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表一:1920~1936年在中国投资的工业资本中中国资本与外国资本的产值及比重(货币单位  1936年币值:亿元)

 

1920年

1936年

1920~1936年

平均增长(%)

产值

比重(%)

产值

比重(%)

中国资本

6.61

44.8

26.09

63.2

9.0

外国资本

8.13

55.2

15.16

36.8

3.9

合计

14.74

100.0

41.25

100.0

 

表二:中国工业资本中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的产值及比重(1920~1936年)

(货币单位  1936年币值:亿元)

 

1920年

1936年

1920~1936年

平均增长(%)

产值

比重(%)

产值

比重(%)

官僚资本

1.84

42.2

2.22

12.0

1.18

民族资本

2.51

57.8

16.32

88.0

12.41

合计

4.35

100.0

18.54

100.0

 

材料二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1928年发起“改订新约运动”……根据与美国等列强的约定,国民政府不断提高进口税率,降低出口税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使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年,国民政府还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组织建设一批国营企业,这也或多或少的推动着民族工业的发展。

材料三 抗战期间,官僚集团凭借战时专卖制度,利用国家扶持民营企业的低息贷款,兼并民族资本,大发“国难财”。1937年,宋子文乘人之危,以低于市场价格强行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1940年成立的雍业实业公司,由宋氏家族控股,重点经营纺织业。它在两年内投资18家企业,遍布甘陕两省,拥有纱锭10.6万枚,占到战时后方纱锭总数的44.2%。在国统区的工业中心重庆,1943年的871家工厂,停产者达到270余家。18家炼铁厂中,停炉者有14家,其余4家仅能勉强维持生产。

(1)分析材料一,扼要指出1920—1936年中国民族资本在中国工业资本产值中的发展变化。并根据材料二概括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简析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及其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民国时期的经济大家庭中,既有又老又保守的婆婆,也有年轻且掌握大权的丈夫,民族资本主义就像一个可怜的寄人篱下的童养媳,仰人鼻息,举步维艰……但是自从民族工业这个童养媳进了家门,自然经济这个婆婆的地位便日益受到了威胁。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分民国时期主要有几种经济成分。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童养媳家庭中的地位。

(3)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

 

查看答案

政府放弃了关税自主权,致使美国企业在中国如同在其本土上一样,可以为所欲为。……官僚资本急剧膨胀,这直接从资金、原料、动力等方面限制了民族工业的生产。再加上通货膨胀、市场趋于混乱等因素,最终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陷入极度的困境。上述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

A.一战期间    B.国民政府前十年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查看答案

国民党统治区的3758家工厂中,有590家在1937年就存在,有3168家是19381942年创办的。这些工厂大多数设在四川、湖南、陕西和广西。材料表明

A.抗战客观上促进了国统区经济迅速发展

B.中部和西部地区成为当时中国经济重心

C.抗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抗战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工业布局的调整

 

查看答案

民国十八年七月,国民政府颁布《特种工业奖励法》;次年二月又公布《特种工业奖励标准》,民国二十三年又将其修改为《工业奖励法》。这些做法

A.是抗战时期的应急措施              B.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C.发挥了政府的经济职能              D.限制了官僚资本的膨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