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图是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日...

下图是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日益加剧是由于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展开

C.大跃进运动兴起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建国初期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实践,旨在考查正确解读图片并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答题的能力。由图片中的信息可知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日益加剧发生于1958——1960年期间。A项完成于1952年,B项发生于1953——1956年,C项发生于1958——1960年,D项开始于1978年,故排除ABD三项,选择C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57年,经济学家顾准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货币、商品不能废除,价值范畴、价值规律应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因此,为了提高效率,应以市场价格的自由涨落,即真正的市场规律来自发调节生产。该观点体现出当时中国

A.已经引发对市场经济理论的初探

B.倾错误弥漫阻滞探索进程

C.计划经济理论尚未付诸实践

D.三大改造明确经济整改方向

 

查看答案

刘少奇在1956年的一次会议上说: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次会议应该是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

 

查看答案

一五期间,坚决优先保证工业不在1949年以前建立起工业的沿海城市发展,而是面向华北、西北和华中的新工业中心”,大部分工厂“都建在离开沿海省份的城市,如湖北的武汉、内蒙古的包头、吉林的长春和四川的成都”。这说明“一五”计划

A.实施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B.改善了我国工业地域分布的格局

C.有效地提升了我国的产业结构

D.不利于新中国各地区的均衡发展

 

查看答案

陈云说:“中央人民政府在1953年12月,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然后对食用油也实行了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从1954年9月15日起,又对棉花实行计划收购,对棉布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上述措施

A.活跃了城乡商品市场

B.使经济建设转为以轻工业为主

C.使国所有制结构发生变化

D.使我国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查看答案

图是从旧货市场收购的民间资料,为某橡胶厂党支部会议记录,其年份不清,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该记录可能写于

A.1949年    B.1954年    C.1958年    D.1966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