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列四幅折线图中,最能显示十年“文革”期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趋势的是

下列四幅折线图中,最能显示十年文革期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趋势的是

 

D 【解析】本题以四幅简易折线统计图为情境,考查学生阅读统计图表的能力和历史现象的再认再现能力。1966年文革开始,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不可能一味上升,故A项错误。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国民经济出现复苏;接着批林批孔运动又使国民经济形势趋于紧张;1975年邓小平全面整顿,国民经济迅速回升;接着发生的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又使刚刚稳定的局势又陷入混乱。所以文革时期的国民经济出现总体下降、局部回升的态势,B项一直下降、C项先下降后增长都不符合史实;正确答案为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60年11月,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规定:允许社员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和小规模家庭副业……在不影响集体劳动的情况下,鼓励社员种好自留地,饲养少量的猪、羊和家禽……有引导有计划地恢复农村集市。这表明

A.的路线得到一定程度的纠正

B.农村大锅饭的分配体制被打破

C.农业所有制形式出现重大变化

D.农村经济形势趋于好转

 

查看答案

某一时期的资料记载:工资制定应把评定工分和评定工资级别制结合起来,供给制必须有所限制,以约束农村中的二流子和懒汉……有些地方出现了定产到田,责任到人的责任制。材料说明

A.中国已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B.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仍在继续

C.中国在努力克服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

D.是大跃进造成的严重后果

 

查看答案

在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毛泽东曾把人民公社与巴黎公社相提并论,认为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公社,河南遂平的卫星公社是第二个公社。这两个公社的共同之处是

A.其发生和失败都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B.都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

C.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实践

D.反映了对未来美好理想社会的向往

 

查看答案

下图是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日益加剧是由于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展开

C.大跃进运动兴起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

 

查看答案

1957年,经济学家顾准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货币、商品不能废除,价值范畴、价值规律应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因此,为了提高效率,应以市场价格的自由涨落,即真正的市场规律来自发调节生产。该观点体现出当时中国

A.已经引发对市场经济理论的初探

B.倾错误弥漫阻滞探索进程

C.计划经济理论尚未付诸实践

D.三大改造明确经济整改方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