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吃饭是个大问题,搞得人们吃不饱饭是不行的。当然会...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吃饭是个大问题,搞得人们吃不饱饭是不行的。当然会有灾情,就是有灾,也要想法使他们吃饱,抗旱救灾是个好办法。把生产队搞好,自留地分配好。其余如大队企业如何办好,这些问题都要有个规定。只要按这些办法办,今年就会是个好年成。是否可以改变形势?我想,今年如果搞好,形势就能改变。积极性要提高。要有信心。机关也动手,开一点荒,搞一点水利,见缝插针。不吃食堂了,农民家里可以节省点,有啥吃啥,使农民有点家底,能够养老养小。这几年把家底搞掉了,要恢复起来,这不是开倒车,因为我们的基础还是建筑在生产队上面。把生产队搞好,又把农民的家底搞起来,事情就好办了。

——1962年朱德《纠正的偏向,恢复和发展生产》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文章发表的背景,并回答朱德关于解决农村问题的具体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朱德关于经济建设的观点。

 

(1)背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使国民经济结构失去平衡;自然灾害;农业生产遭到破坏,人民生活水平大大下降。 措施:生产队内分配自留地;办好农村企业;开荒;修水利;解散农村食堂。 (2)简评:朱德提出的经济措施都是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的;体现了对农村“左”倾实践的反思与纠正。 【解析】(1)根据题干要求,本问考查新中国经济建设相关内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根据材料关键信息 “搞得人们吃不饱饭是不行的”、“当然会有灾情”、“1962年,恢复和发展生产”等,结合所学知识,不难直接归纳、概括出朱德此文章发表的背景。根据材料相关信息,不难直接归纳、概括出,朱德所主张的解决“人民吃饭问题”的具体措施。 (2)根据题干要求及材料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这样来认识“朱德关于经济建设的主张”:首先,其主张在总体上是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的;具体措施上,切实解决人民的生产、生活,即体现着力改善和促进民生;现实意义上,即体现了对当时农村“左倾”错误的反思与纠正,体现了实事求是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四幅折线图中,最能显示十年文革期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趋势的是

 

查看答案

1960年11月,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规定:允许社员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和小规模家庭副业……在不影响集体劳动的情况下,鼓励社员种好自留地,饲养少量的猪、羊和家禽……有引导有计划地恢复农村集市。这表明

A.的路线得到一定程度的纠正

B.农村大锅饭的分配体制被打破

C.农业所有制形式出现重大变化

D.农村经济形势趋于好转

 

查看答案

某一时期的资料记载:工资制定应把评定工分和评定工资级别制结合起来,供给制必须有所限制,以约束农村中的二流子和懒汉……有些地方出现了定产到田,责任到人的责任制。材料说明

A.中国已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B.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仍在继续

C.中国在努力克服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

D.是大跃进造成的严重后果

 

查看答案

在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毛泽东曾把人民公社与巴黎公社相提并论,认为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公社,河南遂平的卫星公社是第二个公社。这两个公社的共同之处是

A.其发生和失败都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B.都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

C.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实践

D.反映了对未来美好理想社会的向往

 

查看答案

下图是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日益加剧是由于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展开

C.大跃进运动兴起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