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表为20世纪中后期中国青年人择偶标准的变迁(单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表为20世纪中后期中国青年人择偶标准的变迁(单位:%)

 

择偶标准

1948—1966年

1967—1976年

1977—1986年

1987—1996年

家庭出身、社会关系

26.6

28.8

12.65

15.6

本人成分、政治面貌

30.5

23.5

15.5

13.9

学历

10.6

11.7

12.6

25.3

职业

17.8

25.8

28.2

40.7

籍贯

4.2

4.9

6.7

4.1

 

 

表格内容反映了中国青年人择偶标准的多种变化趋势。请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正确指出材料反映的一种变化趋势,如:择偶标准由注重政治出身向个人能力倾斜;择偶标准越来越重视个人的能力;择偶标准对个人政治身份的关注日趋减少;等等。根据史实对变化趋势原因的说明充分恰当。 示例:趋势:择偶标准由注重政治出身向个人能力倾斜。 原因: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巩固新生的国家政权,国家开展了一系列的政治运动;文革期间,国家更是以阶级斗争作为工作重心,“左”倾错误思想严重,政治出身受到重视。实行改革开放之后,国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个人能力更受到人们的重视。 (“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首先要结合图表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分析,得出择偶标准变化的各种趋势,如家庭出身、社会关系和本人成分和政治面貌从高到低,说明对个人政治身份的关注减少,根据学历一栏的数字变化可知重视个人的能力等等。然后选取一种趋势进行说明,说明形成的原因要充分结合材料所提供的各个发展阶段的社会发展状况,如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要做到史论结合,逻辑清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上海作为中国近代的第一个商业都市,其艺术文化各领域的形成被打上了舶来的烙印,其建筑风格也不例外。在上海的建筑中,有的反映纯民族的建筑文化,有的反映中西文化有机结合……上海住宅的多样性,正是海派建筑所具有的最鲜明的特色,这个特色就是既讲建筑质量,又注入了多种文化。除住宅外,上海外滩50多幢风格迥异的高层建筑群,就被人们称之为万国建筑博览会。在这里,可以看到新古典主义的原汇丰银行大楼,折衷主义的沿江海关大楼,文艺复兴形式的和平饭店南楼,注重装饰艺术的和平饭店北楼和带有中国传统符号的现代建筑——中国银行大楼等等。在上海的近代建筑中,既可以找到几乎是十分纯正的历史形式,但又同历史上的建筑一样,又不完全纯正,表现出明显的叠合、拼贴和生成的建筑风格。各个历史时期,各个国家,各种有代表性的建筑风格几乎都可以在上海的近代建筑中找到。从古埃及的建筑、古希腊、罗马的建筑柱式、拜占廷式、罗马风式、俄罗斯东正教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式,到现代建筑各个流派的风格,中国古典的传统宫殿式建筑和民间传统建筑等,包罗万象,丰富多彩。在地域范围遍及英国式、德国式、法国式、意大利式、西班牙式、美国式、印度式、日本式、俄国式、北欧式以及伊斯兰建筑的风格,有的从整体上,也有的只是在建筑装饰上体现了这种地域性风格。

——摘编自冯风《近代上海变迁研究》

材料二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最初产生于启蒙运动时期。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在研究历史问题是要注意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

——摘编自《史学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海建筑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请利用材料二的理论范式并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上海建筑风格特点的认识。

 

查看答案

《新华字典》是中国最为普及的一部工具书,其中一次修订增加了如中国梦、正能量、基层民主、市场经济、城镇化社区、低保、3G手机、期货交易、超市等上百个新词。这些新增的信息本质上反映出

A.体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要求

B.双百方针遭到重大破坏

C.各条战线拨乱反正的具体体现

D.改革开放新时期政治经济新气象

 

查看答案

历史变迁往往可以通过一些社会生活细节来反映。下列选项中能反映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是

A.粮票―→股票

B.大人―→先生

C.法币―→人民币

D.臣民―→公民

 

查看答案

1968年,成都军区军训部为购买一辆自行车给成都五金公司负责人写了一封信:五金公司负责同志:战部需购自行车一辆请协助解决,此致。这封信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A.部门交流频繁,行政效率较高    B.国家全力备战,民政服务军事

C.经济体制僵化,生活物资紧缺    D.阶级斗争为纲,取消商品流通

 

查看答案

全国掀起削减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影响的运动……西方人的服装和西服受到批判,旗袍和其他被视为资产阶级的中国服饰也遭到了批判……各种各样的制服大行其道,其中最有名的有中山服、解放服或列宁装。这一现象开始出现于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开始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