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申报》创办于1872年。1874年5月日本侵略台湾,为了解事实真相,该报派人去...

《申报》创办于1872年1874年5月日本侵略台湾,为了解事实真相,该报派人去台湾采访,发表了具体生动的《台湾军事实录》等战地通讯;从1874年1月6日开始报道到1877年4月7日止,连续三年多报道轰动朝野的杨乃武冤案,这是当时中文报刊中最早最长的连续报道。材料中《申报》的作用

A.以文字记录下丰富的史料素材       B.客观记录了近代史的发展进程

C.发挥了舆论导向推动事件进展       D.影响清政府对事件的有效处置

 

B 【解析】材料中“为了解事实真相,派人去台湾采访,发表了具体生动的《台湾军事实录》等战地通讯”“连续三年多报道”表明《申报》主要是新闻报道,是新闻报纸而非史料素材的汇集,故A项错误;《申报》在当时是新闻报道,到今天成为近代史的“客观记录”来源之一,故B项正确;材料中只提到“报道”,而没有涉及“舆论导向推动事件进展”,故C项错误;材料中只提到“报道”,而没有涉及“影响政府处置”,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西方传教士在广州办的中国第一份中文刊物《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曾发表一段新闻:英杰利之公会,甚推自主之理……倘国要旺相,必有自主之理。不然,民人无力,百工废,而士农工商未知尽力竭力矣。这反映出近代外文报刊的创办

A.推动了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B.有利于稳固西方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C.促成了国人创办实业的热潮     D.开启了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之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表为20世纪中后期中国青年人择偶标准的变迁(单位:%)

 

择偶标准

1948—1966年

1967—1976年

1977—1986年

1987—1996年

家庭出身、社会关系

26.6

28.8

12.65

15.6

本人成分、政治面貌

30.5

23.5

15.5

13.9

学历

10.6

11.7

12.6

25.3

职业

17.8

25.8

28.2

40.7

籍贯

4.2

4.9

6.7

4.1

 

 

表格内容反映了中国青年人择偶标准的多种变化趋势。请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上海作为中国近代的第一个商业都市,其艺术文化各领域的形成被打上了舶来的烙印,其建筑风格也不例外。在上海的建筑中,有的反映纯民族的建筑文化,有的反映中西文化有机结合……上海住宅的多样性,正是海派建筑所具有的最鲜明的特色,这个特色就是既讲建筑质量,又注入了多种文化。除住宅外,上海外滩50多幢风格迥异的高层建筑群,就被人们称之为万国建筑博览会。在这里,可以看到新古典主义的原汇丰银行大楼,折衷主义的沿江海关大楼,文艺复兴形式的和平饭店南楼,注重装饰艺术的和平饭店北楼和带有中国传统符号的现代建筑——中国银行大楼等等。在上海的近代建筑中,既可以找到几乎是十分纯正的历史形式,但又同历史上的建筑一样,又不完全纯正,表现出明显的叠合、拼贴和生成的建筑风格。各个历史时期,各个国家,各种有代表性的建筑风格几乎都可以在上海的近代建筑中找到。从古埃及的建筑、古希腊、罗马的建筑柱式、拜占廷式、罗马风式、俄罗斯东正教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式,到现代建筑各个流派的风格,中国古典的传统宫殿式建筑和民间传统建筑等,包罗万象,丰富多彩。在地域范围遍及英国式、德国式、法国式、意大利式、西班牙式、美国式、印度式、日本式、俄国式、北欧式以及伊斯兰建筑的风格,有的从整体上,也有的只是在建筑装饰上体现了这种地域性风格。

——摘编自冯风《近代上海变迁研究》

材料二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最初产生于启蒙运动时期。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在研究历史问题是要注意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

——摘编自《史学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海建筑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请利用材料二的理论范式并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上海建筑风格特点的认识。

 

查看答案

《新华字典》是中国最为普及的一部工具书,其中一次修订增加了如中国梦、正能量、基层民主、市场经济、城镇化社区、低保、3G手机、期货交易、超市等上百个新词。这些新增的信息本质上反映出

A.体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要求

B.双百方针遭到重大破坏

C.各条战线拨乱反正的具体体现

D.改革开放新时期政治经济新气象

 

查看答案

历史变迁往往可以通过一些社会生活细节来反映。下列选项中能反映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是

A.粮票―→股票

B.大人―→先生

C.法币―→人民币

D.臣民―→公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