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200万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
B.《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
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
D.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
近代中国曾出现许多期刊,其中部分期刊存在时间较短,影响也不大,但期刊的名字却反映出时代气息。例如:曙光、新社会、新中国、进步青年、新生、新气象、救国、自由、新妇女等,这些期刊表达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的主旋律是
A. 爱国主义
B. 民主科学
C. 追求真理
D. 平等进步
《申报》创办于1872年。1874年5月日本侵略台湾,为了解事实真相,该报派人去台湾采访,发表了具体生动的《台湾军事实录》等战地通讯;从1874年1月6日开始报道到1877年4月7日止,连续三年多报道轰动朝野的“杨乃武冤案”,这是当时中文报刊中最早最长的连续报道。材料中《申报》的作用是
A.以文字记录下丰富的史料素材 B.客观记录了近代史的发展进程
C.发挥了舆论导向推动事件进展 D.影响清政府对事件的有效处置
西方传教士在广州办的中国第一份中文刊物《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曾发表一段新闻:“英杰利之公会,甚推自主之理……倘国要旺相,必有自主之理。不然,民人无力,百工废,而士农工商未知尽力竭力矣。”这反映出近代外文报刊的创办
A.推动了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B.有利于稳固西方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C.促成了国人创办实业的热潮 D.开启了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之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表为20世纪中后期中国青年人择偶标准的变迁(单位:%)
择偶标准 | 1948—1966年 | 1967—1976年 | 1977—1986年 | 1987—1996年 |
家庭出身、社会关系 | 26.6 | 28.8 | 12.65 | 15.6 |
本人成分、政治面貌 | 30.5 | 23.5 | 15.5 | 13.9 |
学历 | 10.6 | 11.7 | 12.6 | 25.3 |
职业 | 17.8 | 25.8 | 28.2 | 40.7 |
籍贯 | 4.2 | 4.9 | 6.7 | 4.1 |
表格内容反映了中国青年人择偶标准的多种变化趋势。请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上海作为中国近代的第一个商业都市,其艺术文化各领域的形成被打上了舶来的烙印,其建筑风格也不例外。在上海的建筑中,有的反映纯民族的建筑文化,有的反映中西文化有机结合……上海住宅的多样性,正是海派建筑所具有的最鲜明的特色,这个特色就是既讲建筑质量,又注入了多种文化。除住宅外,上海外滩50多幢风格迥异的高层建筑群,就被人们称之为万国建筑博览会。在这里,可以看到新古典主义的原汇丰银行大楼,折衷主义的沿江海关大楼,文艺复兴形式的和平饭店南楼,注重装饰艺术的和平饭店北楼和带有中国传统符号的现代建筑——中国银行大楼等等。在上海的近代建筑中,既可以找到几乎是十分纯正的历史形式,但又同历史上的建筑一样,又不完全纯正,表现出明显的叠合、拼贴和生成的建筑风格。各个历史时期,各个国家,各种有代表性的建筑风格几乎都可以在上海的近代建筑中找到。从古埃及的建筑、古希腊、罗马的建筑柱式、拜占廷式、罗马风式、俄罗斯东正教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式,到现代建筑各个流派的风格,中国古典的传统宫殿式建筑和民间传统建筑等,包罗万象,丰富多彩。在地域范围遍及英国式、德国式、法国式、意大利式、西班牙式、美国式、印度式、日本式、俄国式、北欧式以及伊斯兰建筑的风格,有的从整体上,也有的只是在建筑装饰上体现了这种地域性风格。
——摘编自冯风《近代上海变迁研究》
材料二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最初产生于启蒙运动时期。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在研究历史问题是要注意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
——摘编自《史学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海建筑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请利用材料二的理论范式并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上海建筑风格特点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