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魏、徐继畲等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魏、徐继畲等人先后著书立说,介绍铁路知识……帝国主义列强纷纷谋求在中国修建铁路,以便把他们的侵略势力从中国沿海伸向内地,并为此展开了种种活动,如1865年英商在北京宣武门外修建了一条长约0.5公里的展览铁路,广为宣传,但都遭到清政府的拒绝。1876年,英国商人采取欺骗手段擅自修筑了一条吴淞铁路,但这条铁路经营一年多就被清政府赎回拆除了。五年后,在洋务派的主持下,于1881年开始修建唐胥铁路,从而揭开了中国自主修建铁路的序幕。此后在台湾修筑了台北到基隆港和到新竹的铁路。

——摘编自中国铁路网《中国铁路发展历程》

材料二 图为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变化图

材料三 新中国火车机车的发展历程

1950年9月修复组装的一台日本蒸汽机车。

1964年制造的中国第一台经过重大技术改进的干线货运机车。

1973年设计制造我国第一台交--直流电传动干线货运机车。

2007年我国首列世界先进的和谐号动车组列车。

根据上述材料,提炼一个对中国近代或现代铁路交通发展认识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

(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

 

示例一: 观点:近代中国铁路交通产生、在艰难中发展。 说明: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侵略,国家不独立;经济落后,国家贫弱;思想、科技落后,守旧势力强大;近代爱国人士的宣传、推动;西方列强在华修建铁路的刺激、诱导;洋务派修建铁路的效应推动;近代中国交通发展呈现明显的半殖民地色彩;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客观上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示例二: 观点:现代中国铁路事业发展迅速,火车机车制造走向世界先进水平。 说明:新中国国家独立、社会稳定,政府重视;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迅速,国力发展;科技发展,技术创新;铁路交通不断改善,改变了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客观上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其它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可以从产生兴起的因素、主要特征、积极作用等几个方面回答。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通过对近现代中国交通业发展对旅游业的影响来考查学生对近代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理解和掌握。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时期来进行分析。这之中近代中国铁路交通的知识容易回答,史实较明显,原因也比较好找出。然后结合题干给的提示来分析解决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观察下列图片,它们最能反映

A.科技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B.国际互联网的扩展速度令人不可思议

C.数字化模拟技术和通讯手段的大飞跃

D.环保和节能意识已经开始深入人心

 

查看答案

李鸿章曾赞叹一种叫做德律风的西方发明: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人手而能用,着而能得声。坐一室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声咳。此亘古未有之便宜,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之达数十里,现己可通数千里。这项发明是

A.火车      B.电话       C.电报      D.电影

 

查看答案

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A互联网     B.轮船航运业

C.电报业    D.大众报业

 

查看答案

竹枝词中近代上海的新鲜事物:不须鲤寄与鸿传,电线音驰万里天。两地语言传顷刻,胜于羽箭疾离弦。这反映出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市民衣食住行的西化

C.近代通讯技术传入中国                D.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技

 

查看答案

腾讯历史频道推出《转型中国1864-1949》系列原创策划,策划以年份为单位,逐一梳理近代史关键命题。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1920年年度事件的是

A.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开通               B.中国首个电报机房出现

C.无线电台开始引入中国               D.中国首条自建铁路通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