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23~1929年,美国的企业普遍使用流水线等先进生产管理方式,提出了劳动生产...

1923~1929年,美国的企业普遍使用流水线等先进生产管理方式,提出了劳动生产率,同时在少数企业中工业可以领取养老金,享受带薪休假。这反映出当时在美国

A. 工人分享的经济发展成果有限

B. 科技未对经济发展发挥重大作用

C. 供给与需求保持基本平衡

D. 国家干预促进了经济发展

 

A 【解析】材料“在少数企业中工业可以领取养老金,享受带薪休假”反映了当时在美国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的工人是有限的,故A项正确;科技未对经济发展发挥重大作用说法错误,故B项错误,排除;材料无从体现供需关系问题,故C项错误,排除;国家干预经济是在罗斯福新政时开创的,故D项错误,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是1928年4、5、6月美国汽车销售付款方式、汽车档次分类比例(单位:%)

 

已成交高中档车

已成交低档车

未成交

小计

信贷

26.3

11.2

23.9

61.4

现金

20.9

6.2

11.5

38.6

累计

47.2

17.4

35.4-

100

 

 

表中所反映的占主导地位(流行)的消费方式带来的最主要的消极影响是

A. 整个社会的享乐风气盛行

B. 刺激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C. 家庭负债增多影响社会稳定

D. 美国经济陷入极度萧条中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71年4月,在英俄列强的支持下,丹麦大北电报公司违反清政府不得登陆的规定,秘密从海上将海缆引出并在上海南京路12号设立报房,于1871年6月3日开始通报。这是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第一条电报水线和在上海租界设立的电报局。

——摘编自《中国通信简史》

材料二晚清以来由外国人在中国铺设的多条海底电缆在二战中均遭破坏。1972年,周总理与他定下了中日合作建设海底电缆的项目。1976年,中日合作铺设的两国间的第一条海底电缆铺设成功投入使用(中国上海到日本熊本县),使我国的国际电话及有线通讯业务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摘编自《人民政协报》,2011年12月15日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析电报通讯技术的引入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从政治和经济角度回答)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日合作建设海底电缆的背景。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比材料一二两个时期通讯事业发展的不同之处。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魏、徐继畲等人先后著书立说,介绍铁路知识……帝国主义列强纷纷谋求在中国修建铁路,以便把他们的侵略势力从中国沿海伸向内地,并为此展开了种种活动,如1865年英商在北京宣武门外修建了一条长约0.5公里的展览铁路,广为宣传,但都遭到清政府的拒绝。1876年,英国商人采取欺骗手段擅自修筑了一条吴淞铁路,但这条铁路经营一年多就被清政府赎回拆除了。五年后,在洋务派的主持下,于1881年开始修建唐胥铁路,从而揭开了中国自主修建铁路的序幕。此后在台湾修筑了台北到基隆港和到新竹的铁路。

——摘编自中国铁路网《中国铁路发展历程》

材料二 图为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变化图

材料三 新中国火车机车的发展历程

1950年9月修复组装的一台日本蒸汽机车。

1964年制造的中国第一台经过重大技术改进的干线货运机车。

1973年设计制造我国第一台交--直流电传动干线货运机车。

2007年我国首列世界先进的和谐号动车组列车。

根据上述材料,提炼一个对中国近代或现代铁路交通发展认识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

(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观察下列图片,它们最能反映

A.科技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B.国际互联网的扩展速度令人不可思议

C.数字化模拟技术和通讯手段的大飞跃

D.环保和节能意识已经开始深入人心

 

查看答案

李鸿章曾赞叹一种叫做德律风的西方发明: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人手而能用,着而能得声。坐一室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声咳。此亘古未有之便宜,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之达数十里,现己可通数千里。这项发明是

A.火车      B.电话       C.电报      D.电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