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29年,美国政府成立了一个拥有38亿美元的“复兴金融公司”,借贷给银行、工业...

1929年,美国政府成立了一个拥有38亿美元的复兴金融公司,借贷给银行、工业、铁路企业和农场主。同时政府用5亿美元收购农产品,以提高农产品市场价格。用于公共工程开支高达7亿美元。这说明当时政府

A.继续采取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

C.实践了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

D.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经济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了国家加大对经济的干预,A项错误,故本题选B项。凯恩斯主义出现于新政后,C项错误。因为新政只是缓解了经济危机,因此不能说根本改变了美国经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32年,美国财政部长梅隆说:我不相信我们没有什么秘诀或灵符来补救我们今日所受的灾害。我不相信我们的制度基本上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可见,梅隆

A反对自行调节    B主张干预经济

C抨击经济改革    D相信自由经济

 

查看答案

美国小说《愤怒的葡萄》描述了如下内容,约德一家生活陷入困境,迁往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在农场做农工。但是那里也并非天堂,他们所得的报酬远低于政府的规定。农工们进行反抗,竟然遭到警察的镇压。小说内容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A美洲早期移民时期               B西进运动时期

C三十年代大萧条时期             D麦卡锡主义盛行时期

 

查看答案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在评价1931年世界形势时认为,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这一观点产生的主要依据是

A.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动荡

B.垄断组织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C.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D.苏联两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查看答案

1932-1933,英国和比利时的失业率为22%-23%,瑞典的失业率为24%,美国的失业率为27%,奥地利的失业率为29%,挪威的失业率为31%,丹麦的失业率为32%,德国的失业率更高达44%以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此次经济危机波及范围广泛         B失业问题是经济危机爆发的信号

C在危机中损失最大的是德国         D英国和比利时的经济实力更为雄厚

 

查看答案

下图是美国大萧条前后的工业生产与零售物价指数(单位:%)示意图。据此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经济危机发生后生产和消费能力低

B.20世纪20年代工业持续稳定繁荣

C.经济危机前物价指数运行基本平稳

D.一战期间的经济发展态势非常良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