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罗斯福新政中,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通过了一系列法律,如《社会保险法》、《全国劳工...

罗斯福新政中,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通过了一系列法律,如《社会保险法》、《全国劳工关系法》、《公用事业法》、《公平劳动法》等法规,同时推动工会建设。其价值在于

A.确定法治为社会发展的基石

B.使自己的政策通过立法得以长期推行

C.稳定资本主义,遏制社会主义

D.为保障国民生存权转变政府职能

 

D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题干信息中罗斯福政府的做法体现了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其价值在于转变了政府的职能,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故D项正确;B项中的“长期推行”不符合史实,排除;确定法治为社会发展的基石是1787年宪法,故A项错误;C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38年,美国国会通过《公平劳工标准法》,设定了工人的最低工资,并创设了统一的一星期40小时工作制。随后,附有慷慨的健康和失业福利的长期合同消除了因购买汽车和住房而致负债的长期风险。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A.美国民主制度转型,立法保护工人权益

B.国际工人运动在美国取得了革命性进步

C.生产与消费矛盾仍是经济体制改革重点

D.美国试图缓和社会矛盾,准备参加二战

 

查看答案

1935年,美国最高法院因为《全国工业复兴法》授予联邦政府管理州内贸易等权力违宪宣布该法无效;l937年,最高法院认为联邦政府有权监管任何涉及州际贸易的劳资关系,否定了琼斯一劳克林钢铁公司对《全国劳工关系法》侵犯各州权力的控诉。这一变化反映出

A政治经济的发展导致司法解释的变化

B分权制衡机制削弱了新政的实际效果

C罗斯福新政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D联邦行政权力扩张影响司法公正判决

 

查看答案

1935年,美国政府颁布银行法,规定拥有100万美元以上资金的银行必须加入联邦储蓄银行,实行存款保险。其初衷是

A保障银行信用,刺激经济发展    B吸收社会存款,拉动内部需求

C维护公民利益,缓和社会矛盾    D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社会稳定

 

查看答案

从1933年3月6日罗斯福下令全国银行休假,到同年6月16日铁路协调法的诞生,这100天中间国会共同通过15项主要立法,基本上扭转了罗斯福上台时美国垄断资本主义制度濒于崩溃的局面。上述材料说明罗斯福新政干预经济的主要手段是

A行政命令    B经济立法    C以工代赈    D整顿银行

 

查看答案

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罗斯福提名了5位自己信任的最高法院法官,并被批准。人们称新法院为罗斯福法院。它在解释宪法时既深刻又迅速,它扫除一切关于新的社会与经济立法是否合乎宪法的怀疑。这个罗斯福法院

A.是罗斯福总统违反宪法的产物   B.是罗斯福总统操纵司法权的结果

C.有利于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D.虽违宪,但有利于实施罗斯福新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