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反映了1929-1937年美国失业工人人数的变化情况,导致这个时期失业人数逐步回落的直接有效的措施是
A.推行“以工代赈” B.公布《存款保险法》
C.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 D.实施《全国劳工关系法》
罗斯福新政中,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通过了一系列法律,如《社会保险法》、《全国劳工关系法》、《公用事业法》、《公平劳动法》等法规,同时推动工会建设。其价值在于
A.确定法治为社会发展的基石
B.使自己的政策通过立法得以长期推行
C.稳定资本主义,遏制社会主义
D.为保障国民生存权转变政府职能
1938年,美国国会通过《公平劳工标准法》,设定了工人的最低工资,并创设了统一的“一星期40小时工作制”。随后,“附有慷慨的健康和失业福利的长期合同消除了因购买汽车和住房而致负债的长期风险”。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A.美国民主制度转型,立法保护工人权益
B.国际工人运动在美国取得了革命性进步
C.生产与消费矛盾仍是经济体制改革重点
D.美国试图缓和社会矛盾,准备参加二战
1935年,美国最高法院因为《全国工业复兴法》授予联邦政府管理州内贸易等权力违宪宣布该法无效;l937年,最高法院认为联邦政府有权监管任何涉及州际贸易的劳资关系,否定了琼斯一劳克林钢铁公司对《全国劳工关系法》侵犯各州权力的控诉。这一变化反映出
A.政治经济的发展导致司法解释的变化
B.分权制衡机制削弱了新政的实际效果
C.罗斯福新政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D.联邦行政权力扩张影响司法公正判决
1935年,美国政府颁布“银行法”,规定拥有100万美元以上资金的银行必须加入联邦储蓄银行,实行存款保险。其初衷是
A.保障银行信用,刺激经济发展 B.吸收社会存款,拉动内部需求
C.维护公民利益,缓和社会矛盾 D.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社会稳定
从1933年3月6日罗斯福下令全国银行休假,到同年6月16日铁路协调法的诞生,这100天中间国会共同通过15项主要立法,基本上扭转了罗斯福上台时美国垄断资本主义制度濒于崩溃的局面。上述材料说明罗斯福新政干预经济的主要手段是
A.行政命令 B.经济立法 C.以工代赈 D.整顿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