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生产方面,企业有权根据下达的计划指标自行编制年度计划。在完成计划任务外,可以...

在生产方面,企业有权根据下达的计划指标自行编制年度计划。在完成计划任务外,可以接受计划以外的加工订货任务,可以用自己的材料和废料生产计划以外的产品。勃列日涅夫的这一改革措施

A.突破了传统的经济体制           B.调整了国家与企业的关系

C.赋予企业生产充分自由           D.试图调动企业生产积极性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材料中“在生产方面,企业有权根据下达的计划指标自行编制年度计划。在完成计划任务外,可以接受计划以外的加工订货任务,可以用自己的材料和废料生产计划以外的产品”信息说明其改革的目的是调动企业积极性,故D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70年代初,苏联决定通过合并企业和撤销管理局的办法建立生产联合公司,精简管理环节。有研究表明,“采取这一改革步骤,使争权夺利的斗争更加具体。这是因为上述改革

A. 使当权者的利益受损    B. 完全背离了斯大林模式

C. 客观上造成思想的混乱    D. 使国家体制更加僵化

 

查看答案

从1973年开始到1982年,农业投资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基建投资总额中一直占27%左右。苏联对农业投资的数额,在当时世界各大国中居首位。由此可见

A.推行农业集体化导致的变化          B.农业问题成为阻碍苏联发展的关键

C.勃列日涅夫改革重点是农业          D.苏联的农业问题已得到了有效解决

 

查看答案

戈尔巴乔夫指出:他是改革的先驭者,他第一个推动了改革进程,他留下的主要东西就是使斯大林主义失掉了声誉……这是改革得以开始的前提和条件之一。戈尔巴乔夫的这一评价

A.充分肯定了勃列日涅夫改革

B.客观评价了赫鲁晓夫改革

C.全盘否定了斯大林历史功绩

D.是对自身改革深刻的反思

 

查看答案

他的改革先从农业入手……尽管他的农业政策有很多失误,但他的改革与调整还是取得了积极成果。苏联农业克服了长期停滞不前的状态,取得了较快的进展。……1951~1955年期间,粮食的年平均产量为3850万吨,1961~1965年期间,年平均产量达到1.303亿吨,增长近50%,农庄庄员的生活大大改善。材料中的是指

A.列宁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勃列日涅夫

 

查看答案

赫鲁晓夫大力推行领导干部轮换制度,并从1957年开始降低了高级干部工资,规定了政府部长、副部长、部务委员、司长、副司长的最高工资,并废除了每月发给高级干部的专门津贴。据此可知,赫鲁晓夫的此项改革

A.削弱了其执政时的社会基础

B.确保了其他改革的顺利推行

C.有利于缓和不同阶层的矛盾

D.致力于纠正斯大林模式弊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