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柏拉图生平简介: 公元前427年,出生于古希腊...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柏拉图生平简介:

公元前427年,出生于古希腊雅典的名门望族。

公元前407年,拜苏格拉底为师。

公元前399年,老师苏格拉底被判处死,柏拉图离开雅典,开始游学生涯。

公元前387年,建立阿卡德求学国;在此期间,完成《理想国》。

公元前347年,病逝。

材料二 除非哲学家变成了我们的国王,或者,我们称为国王或统治者的那些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研究哲学,使得哲学和政治这两件事结合起来,而把那些只搞政治而不研究哲学和只研究哲学而不搞政治的人排拆出去,否则我们的国家就永远不会安宁,全人类也不会免于灾难。

——柏拉图

材料三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所倡导的政治制度首先是一种变形的君主制度,但要求的是具有哲学智慧的哲学王,颇类似于中国的明君,或者更类似于孔子所遵从的三代。他对于民主制度是反对的。柏拉图所倡导的教育制度是带有专制性的,不以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为益。难怪有学者抨击《理想国》有严重的法西斯倾向。

——黄也卓《<理想国>阅读札记》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柏拉图的主张并分析柏拉图提出这一主张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评价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设想的政治制度。

 

(1)主张:由研究哲学的人来统治国家,反对不懂哲学的人参与国家政治。 原因:柏拉图深受哲学研究的影响;苏格拉底的死让柏拉图对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失望;古代雅典社会道德风气的沦丧。 (2)积极:有利于国家行政效率的提高;避免直接民主下由于公民素质低下造成的决策失误。 消极:容易造成个人专制。 【解析】从材料“除非哲学家变成了我们的国王,或者,我们称为国王或统治者的那些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研究哲学”等信息可以看出,柏拉图主张研究哲学的统治国家。这种观点和柏拉图自身的学识结构和苏格拉底的死有很大的关系。(2)仔细分析柏拉图的观点可知,这种设想可以避免极端民主制的一些弊端,提高效率,但是排斥民主的做法很容易的形成暴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死后,董仲舒对儒学进行了创新,提出了天人感应”“天人合一”“春秋大一统。谭嗣同1896年在《仁学》一书中说:中国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总统后说:孔子之说,亘古常新……如布帛菽粟不可离。

材料二 《从<论语>中解读孔子仕途辛酸史》:从仕途角度讲,孔子的一生是很不幸的。他官场不得志,有国家的问题,有社会的问题,也有其本身性格的问题。随着近代社会剧变,其思想地位也发生了变迁,我们以何种姿态认识它,成为一个新课题。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三人对待儒学和孔子的真正目的。

(2)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应该如何对待孔子和孔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太宗却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资治通鉴》

材料二 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腐,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剖,然声教所暨,皆逮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大凡府州八百五十六,号为羁縻云。

——欧阳修《新唐书》

材料三 康熙皇帝曾说:朕阅经史,塞外蒙古多与中国抗衡,自汉、唐、宋至明,俱被其害,而克宣威蒙古,并令归心如我朝者,未知有也。夫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譬之人身疮疡,方用针灸,肌肤无恙,而妄寻苦楚可乎?治天下之道亦然,乱则声讨,治则抚绥,理之自然也。自古以来,好勤远略者,国家元气,罔不亏损,是以朕意不以生事为贵。

——《清朝民族政策解读》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做法。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康熙帝对蒙古的基本政策及其民族政策的积极意义

(3)综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唐太宗、康熙的历史地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学士索额图请诛诸臣之建议撤藩者,上不许,惟驰诏止闽、粤两藩勿撤。……削吴三桂官爵,宣示中外,下其子应熊及家属与狱。……察哈尔、科尔沁诸蒙古各请兵马从征讨伐,诏回牧听调。……西藏达赖喇嘛奏言:三桂若穷蹙请降,可宥其一死;倘竟鸱张,不若裂土罢兵。

──[清]魏源《圣武记》卷二《康熙勘定三藩记上》

材料二 臣源曰:恭读平定三逆方略,而知期战胜与朝庙者数端:一则不蹈汉诛晁错之辙,归咎于首议撤藩之人;二则不重达赖喇嘛裂土罢兵苟且息事之请,力申天讨;三则不宽王贝勒老帅养寇之罪,罚先行于亲贵;四则论录绿旗诸将等,以从古汉人叛乱,至用汉兵剿平,岂有满兵助战?故一时张勇、赵良栋、王进宝,孙克让奋于陕

──[清]魏源《圣武记》卷二《康熙勘定三藩记上》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在处理三藩之乱问题上朝野两种意见康熙帝的主张采取措施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取得胜利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贞观元年,太宗令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修定法律,并说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不可任情以轻重。此后,太宗提出: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岂如广任贤良,高居深视,法令严肃,谁敢为非?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征:何谓为明君?魏征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太宗以为然,并说主欲知过,必藉忠臣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贞观期间,太宗屡屡对一士之谔谔(直言)表示此言是也,当为卿改之,并赐绢帛。贞观六年,太宗对侍臣说:“‘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据材料,就明君执政概括唐太宗的君道内涵。

(2)以帝王政治为视角,综合评价唐太宗的君道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有人说:秦王贪婪暴虐,残贼天下,穷困万民,以适其欲也……劳罢者不得休息,饥寒者不得衣食,亡罪而死刑者无所告诉,人与之为怨,家与之为仇,故天下坏也。

材料二 毛泽东说我是赞成秦始皇的秦始皇是厚今薄古的专家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汉代人秦始皇的评价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赞成秦始皇的两个主要理由说说你的理解。

3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谈谈怎样看上述对秦始皇评价的两种观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