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李时珍24岁正式随父行医,一面学医,一面研究医...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李时珍24岁正式随父行医,一面学医,一面研究医药书。他发现历代的医药书中,有不少缺点和错误,决心重新整理补充,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他深入民间向农民、渔民樵夫、药农、猎人请教;他先后到过湖北武当山、江西庐山、江苏茅山以及安徽、河南、湖北等地采集药物标本,品尝草药,辨别药性。经过27年的艰苦劳动,终于在他61岁时写成了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

材料二 《本草纲目》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医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11幅精美的插图,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的遗产。它的成就,首先在药物分类上改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的分类法,采取了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本草纲目》共分为16部62类。这种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本草纲目》不仅在药物学方面有巨大成就,在化学、地质、天文等方面,都有突出贡献。……李时珍还指出,月球和地球一样,都是具有山河的天体,窃谓月乃阴魂,其中婆娑者,山河之影尔

——摘自《中国传统文化总网》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的原因并简要概括写作过程。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本草纲目》的特点。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李时珍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1)原因:历代药物学著作存在不少缺陷,为了纠正以往医药书籍中的错误,为医生治病用药提供可靠的依据与指导。 过程:李时珍刻苦钻研,经过27年的努力完成此巨著。 (2)药物内容丰富,数量多;图文并茂;药物分类先进,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逐渐分类的纲目体系;涉猎多种学科。 (3)学习的精神:坚定的信念;科学的方法;扎实的工作态度;不怕困难、勇于创新的献身精神。 【解析】(1)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中“有不少缺点和错误”可知李时珍是为了纠正以往医药书籍中的错误,为医生治病用药提供可靠的依据与指导;第二小问由“经过27年的艰苦劳动”可知其经过漫长的刻苦钻研而成。 (2)考查概括归纳的能力,对材料进行归纳即可得出答案。 (3)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时不可偏离主题,通过材料分析李时珍具备的优秀品质,如信念坚定、方法科学、工作态度扎实和不怕困难勇于创新的献身精神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萧功秦认为,继毛泽东模式后,形成了邓小平模式。邓小平模式是如何从历史上演变过来的?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路径障碍,试错反弹”。更具体地说,极左思潮体现的路径,使中国在文化大革命中陷入到了绝境,形成“路径障碍”,而摆脱这一困境的办法,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执政精英在实践与试错中,不断针对面临的具体矛盾、困难与问题进行政策调整,不断进行修正。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体现的改革思想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首先,社会主义不是贫困,社会主义就是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其次,要发展生产力。第三,要改革开放,引进国际上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对发展生产力有用的东西。第四,要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因此,就必须坚持四顶基本原则。邓小平本人把他的上述思想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

——据《世纪大讲堂》整理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述邓小平模式。(要求:观点明确,层次分明,史论结合,叙述通顺流畅)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1976年毛泽东去世以来,在毛泽东的每一个逢十整数诞辰,都会举行高规格座谈会或纪念大会,时任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也会在会议上发表讲话。从1983年以来,领导人的每次讲话各有侧重。

1983年,胡耀邦在纪念毛泽东诞辰九十周年的座谈会上讲话,提出继续推行他晚年错误的一套担心公开揭露他的错误会造成信任危机把毛泽东的伟大贡献因晚年失误而一笔勾销三方面的看法,都是不可取的。从1993年开始,每个整数年份的毛泽东诞辰纪念大会,领导人讲话都会重申《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对毛泽东的评价: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同时,每一代领导人都会在原有评价的基础上加上新的表述。1993年,江泽民在前述表述的后面加上了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2003年,胡锦涛在江泽民讲话的基础上,又增添了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2013年习近平的讲话,新增了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的新表述。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历史性贡献。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评价毛泽东的基本原则。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材料二 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上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

——《列宁选集》第2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克思、恩格斯同列宁在共产主义革命问题上认识的差异。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宁的哪些实践活动体现了对共产主义理论的创新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纷纷争先恐后地诽谤他、诅咒他。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材料二 恩格斯对马克思一家的困难处境是十分关心的。为了从经济上帮助马克思,使他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撰写理论著作,1850年,恩格斯毅然决定重返曼彻斯特,在欧门恩格斯公司当店员,从事他十分厌恶的经商工作。从这时候起,恩格斯就常常寄钱给马克思。恩格斯还常常帮助马克思为《纽约每日论坛报》撰写、修改英文稿件,有时帮助马克思把他用德文写的稿件译成英文。当马克思忙着写《资本论》的时候,恩格斯甚至替马克思为报纸写文章。……恩格斯还常常替马克思还债,给马克思的孩子们买礼物和食品。马克思对此深为感动。他曾在给恩格斯的信中这样写道:我的良心经常像被梦魔压着一样感到沉重,因为你的卓越才能是为了我才浪费在经商上面,才让它们荒废,而且还要分担我的一切琐碎的忧患。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为什么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恩格斯的精神品质并说明从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友谊中得到的认识

(3)根据上述材料所学知识,说明马克思、恩格斯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推翻满洲政府,从驱逐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它分作两次去做。(1905年)

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1904年)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则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1912年)

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1924年)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 并不是不列颠人民统治印度,而是近代文明利用铁路、电报、电话以及差不多每一件被成为文明的胜利的发明在统治着印度……印度只有忘却它在以往五十年左右所学到的东西,才能得救。铁路、电报、医院、律师、医生以及这一类的东西都必须取消。

——南布迪里巴德著(何新译)《圣雄甘地与甘地主义》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演变过程。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提出民族主义目的。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甘地民族主义的内涵。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和甘地民族主义的异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