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45年是个重要的年代,中外史家多把此年作为划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45年是个重要的年代,中外史家多把此年作为划分历史阶段的坐标。荷兰著名历史学家伊恩·布鲁玛说:“1945年是现代世界诞生的时刻:整个20世纪下半叶,乃至直到今天的世界发展脉络,都在这一年里埋下种子。”

我国近年有学者提出异议:不同意以1945年为界将世界史划分为两个阶段,认为“1945年说”不能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全貌,这个时代是两种制度(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为主,多种力量从对抗到并存与竞争的时代。1955年冷战格局形成,国际力量对比出现了稳定局势。从20世纪初到1955年间,“战争与革命”是时代主题;从1955年至今,“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摘编自【荷】伊恩·布鲁玛:《零年:1945,现代世界诞生的时刻》齐涛《世界通史教程》等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关于标志年的信息,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简要分析。

 

一:1945年是重要的标志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联合国等一系列国际组织建立,两种社会制度先后经过冷战共处和激烈竞争;短期发生过局部战争,但长期上处于和平发展的新时代;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历经曲折;民族运动高涨,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和发展,大大改变了人类社会生活;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 参考答案二:1955年是重要的标志年。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大势力主要精力用于自身阵营的发展,世界美苏对峙格局尚未稳定;面对北约的威胁,苏联为首于1955年建立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两大阵营进入对抗、并存和竞争的时代。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新兴民族国家开始走向联合。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时代主题。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题型,回答时候要依据材料中提取观点,本题可以从“1945年是重要的标志年”“1955年是重要的标志年”分别提取,论证结合二战后世界格局变化、科技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等角度思考回答;第二个年代论证可以结合所学从北约华约建立以及万隆会议召开等分析论证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代世界的南北分裂、贫富悬殊,其历史根源可追溯到大约公元1500年以后的几个世纪。在这几个世纪,西方探险家和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把互相隔绝的区域紧密联系在一起,逐渐形成一个世界性的市场。

材料二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的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材料三“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已无新大陆可以发现。连南极冰层下的土地业已测量清楚,连大西洋中时隐时现的珊瑚岛也已记录在案。已有‘地球村’的说法。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

——冯骥才《献给命运的紫罗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地球村”的说法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什么趋势?出现这一趋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对这一趋势的出现如何评价?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2013年9月对中亚的访问中,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经济联系的复兴。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请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不仅传承了古老的历史记忆,而且昭示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未来的合作方向。传统意义上的丝绸之路是中国历史上综合国力强大时形成的。丝绸之路的历史性开拓,不是建立在战争征服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现代丝绸之路经济带也是在中国综合国力强大的基础上提出的,但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周民良《中国经济报告》

材料二“整个丝绸之路,按直线距离计算总共为4200英里,按实际路程计算则为6000英里,即相当于地球赤道长度的1/4。张骞是所有中亚地理探险家中最伟大的一个;丝绸之路是古代世界交通干线中最长的一条,是连接各民族和各大洲之间最有意义的链条。”

——斯文赫定(瑞典)著《丝绸之路》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形成及长期兴盛的原因有哪些

(2)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委员会执行主席马克乌赞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主要目的是促进中国与中亚、欧洲的合作,这肯定能够引起各方的共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什么肯定会引起各方的共鸣。

(3)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当今新丝绸之路与古代丝绸之路有哪些不同之处。

 

查看答案

有学者提出“据美国最近经验——成长缓慢、生产力下降——使人怀疑如果我们继续授予政府前所未有的权力…迟早一个更大的政府会毁灭我们因市场自由而取得的繁荣,以及独立宣言中信誓旦旦的人类自由。…相反以自愿交易为主的经济制度,却有足够的潜力同时促进繁荣与人类自由。”此主张提出背景

A. 胡佛政府反危机举措失败

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 新经济的出现

D. 美国陷入“滞涨”困境

 

查看答案

19世纪英国与美国的产品平均年出口值(百万磅)经历了不断变化的过程。从下图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A. 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

B. 美国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机遇在外贸领域反超英国

C. 英美两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最快

D. 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经济衰退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以后,由通商口岸发展壮大的城市,呈现出快速繁荣的景象。但这些繁荣的城市不仅没有承担起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责任,相反“它们是外国商品进入中国的大门,也是中国财富外流的老鼠洞”。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

A. 中国城市职能发展不完善

B. 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增加城市负担

C. 中国沦为西方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

D. 欧美列强控制着中国的政治经济命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