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相对封闭的内陆地理环境,使中国文化在一种与外界基本隔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相对封闭的内陆地理环境,使中国文化在一种与外界基本隔离的状态下自发地产生与发展起来。……较少借鉴和吸收别国的文化,并且没有因外来文化的冲击而使自己的文化出现断层、转型或湮灭,表现出稳定连贯的文化特征和别具一格的文化特色。由于相对封闭的内陆地理环境使中国与别国文化交流较为困难,……即使在接触外界文化之后,中国人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表现了一种自我中心的文化观。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材料二200多年前,欧洲兴起中国文化热。在宗教的欧洲,人的心灵是神的奴隶,人们以为心中如果没有上帝,便有罪恶感。然而,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让欧洲人看到了一个不信仰上帝的国度,人民有着积极向上和快乐的心灵,这促进了理性主义哲学的思考。儒家文化中君为轻,民为重,民心决定政权的思想,成为民主思想的源头,当时的欧洲,国家主要由皇权和贵族统治,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更没有参与政治的权利,欧洲人对中国通过公开考试在平民中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极为推崇。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文化中欧洲人借鉴的元素。

材料三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文中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从影响方面来看,19世纪西方的冲击……几乎没有给中国的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和经济制度带来任何影响,真正的近代化遥遥无期。

(3)请以反对材料三观点的立场,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明如何从经济、政治、思想三个方面作用于中国文明。

材料四与西方思想启蒙明显不同,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西方的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文艺复兴)、人的自由权力(启蒙运动)作为基本起始点,而且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也是西方思想启蒙的一般归宿。而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

材料五严复认为“吾国今处之形,则小己自由,尚非所急,而所以祛异族之侵横,求有立于天地之间,斯真刻不容缓之事。故所急者,乃国郡自由,非小己自由也”。他主张通过鼓民力、新民德、开民智,逐步使国家走上民主法治之路。

——《严复集》

(4)据材料四、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近代中国与西方的思想启蒙在内容上有何不同。分析中国“偏离了方向”的原因。

 

(1)特点:自发性,独立性,连续性,自我性。 成因: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延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儒家思想长期占统治地位。 (2)元素: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儒家文化中的“民贵君轻”思想;公平选拔官员的科举制。 (3)经济:甲午战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资本输出;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并出现短暂春天。 政治:维新变法运动,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爆发,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清政府提出新政和预备立宪。 思想:维新思想的传播;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实业救国思想的传播;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不同:西方的思想启蒙重视人的价值和自由权利,而近代中国思想启蒙忽略了人性的解放,更偏重于救亡图存原因:中国近代民族危机严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中国传统儒家伦理道德的影响等。 【解析】(1)本题依据材料一“表现出稳定连贯的文化特征和别具一格的文化特色……表现了一种自我中心的文化观”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自发性,独立性,连续性,自我性等方面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再据材料一“由于相对封闭的内陆地理环境使中国与别国文化交流较为困难,……即使在接触外界文化之后”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央集权制度、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儒家思想等方面分析其成因。 (2)本题依据材料二“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儒家文化中君为轻,民为重,民心决定政权的思想……中国通过公开考试在平民中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即可概括指出中国文化中欧洲人借鉴的元素。 (3)本题据材料三“19世纪西方的冲击……几乎没有给中国的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和经济制度带来任何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维新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实业救国思想、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等方面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明如何从经济、政治、思想三个方面作用于中国文明。 (4)本题据材料四“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也是西方思想启蒙的一般归宿。而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比较近代中国与西方的思想启蒙在内容上有何不同。再据材料五“而所以祛异族之侵横,求有立于天地之间,斯真刻不容缓之事。故所急者,乃国郡自由,非小己自由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民族危机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儒家伦理道德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中国“偏离了方向”的原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启蒙思想家卢梭在他的著作《爱弥尔》中表达了自然主义的教育观点,主张孩子的情感教育先于理性教育,主张教育要顺乎天性,让人的本性避免受社会偏见和恶习的影响而得到自然的发展。这表明卢梭

A. 強调思想意识对人发展的影响

B. 认为可以凭理性完整地了解世界

C. 反对理性,强调感性

D. 强调理性的同时关注感性

 

查看答案

下图是新中国科技发展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①时期:中近程导弹成功、第一颗氢弹爆炸

B. ③时期: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东方红一号”发射

C. ④时期:“东方红一号”发射、籼型杂交水稻问世

D. ⑤时期:人工结晶牛胰岛素合成、籼型杂交水稻问世

 

查看答案

下图为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报考与录取人数变化示意图。图中1977年反映的现象与其他年份相比,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A.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较快

B. 当时我国经济建设需要大量人才

C. “文革”对高等教育破坏严重

D. 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查看答案

《邓小平时代》记载:“1978年,邓小平与美国工商界人士交谈中,鼓励美国商人对华投资,中国商品可供出口,用来购买技术。(他)允许市场逐步发育,使人们获得经验,让制度适应更加开放的经济。”材料佐证当时邓小平最具远见的思想是

A. 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B. 将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市场经济结合

C. 促成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 全面阐述了“一国两制”伟大的构想

 

查看答案

1923,毛泽东认为商人和绝大多数城市居民更直接地遭受帝国主义者的压迫,他们受压迫最重,所以最能够在民族革命中发挥领导作用。而在1926年他却写道。“宗法封建性的土豪劣绅,不法地主阶级……是国民革命的真正目标。”这一变化表明毛泽东

A. 已摆脱了“城市中心论”

B. 提出了正确革命道路

C. 认为农民是革命领导力量

D. 关注点从城市到农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