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唐有安史之乱,北宋有金兵入侵,两朝都城均俱失,...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唐有安史之乱,北宋有金兵入侵,两朝都城均俱失,但唐朝各地能继续抵抗,北宋却全国旋即土崩瓦解。面对外敌,造成唐宋不同结局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北宋冗兵、冗官,军队战斗力弱;唐朝军队战斗力强

B. 北宋皇帝被金人掳走;唐皇外逃

C. 唐朝地方财富有储备;北宋地方积贫积弱

D. 北宋的君主专制强于唐朝

 

C 【解析】唐朝地方藩镇割据,地方节度使拥有一定的财政基础,所以能进行抵抗外敌,宋代地方财政收归中央,地方缺乏财政基础,导致无力抗敌,故C正确;战斗力不是二者主要区别,故A错误;B属于结果;唐宋君主专制没有可比性,故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象龙唤不应,竹龙起行雨。联绵十车辐,伊轧百舟橹。转此大法轮,救汝旱岁苦。神机日夜运,甘泽高下普。老农用不知,瞬息了千亩。抱孙带黄犊,但看翠浪舞。”诗中所咏工具

A. 是农业播种技术的革新

B. 利用水力提高灌溉效率

C. 有利于增加汉代的粮食产量

D. 适应了不同地区的灌溉要求

 

查看答案

周公制礼作乐,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纳入“礼、乐”范畴,其基本原则是“亲亲”和“尊尊”。其中“尊尊”主要反映了

A. 浓厚的神权色彩

B. 发达的礼乐制度

C. 浓厚的宗族色彩

D. 强烈的等级意识

 

查看答案

2017年8月天津博物馆举办了《动.静——中华体育文物展》,其中有一件珍贵的窖藏文物—唐舞马衔杯纹银壶。如下图,壶上的骏马就是唐代有名的舞马形象。《明皇杂录》上有:“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棹尾醉如泥”,即舞马翩翩起舞为唐玄宗祝寿的记载。由此可见

A. 文物最接近历史真相

B. 历史记载必须经考古发现证伪

C. 文物与历史记载相互论证

D. 文物均与历史记载相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浪漫主义在很多方面是对启蒙运动的一种反动。浪漫主义的作家把想像以及作为理性补充的直觉作为观察理解世界的工具。他们汲取了卢梭认为社会和物质的繁荣毁坏了人性的观点,对感觉和非理性都极为着迷。浪漫主义强调个性以及民族和文化单一价值,是推动民族主义出现的主要动力

——唐纳德·卡根《西文的遗产》(下册)

材料二:有人说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狂。尤其是看见他那花布裹头,去助希腊独立时候的肖像……其实,那时拜伦之所以比较的为中国人所知,还有别一原因,就是他帮助希腊独立。时当清朝末年,在一部分中国青年的心中,革命思潮正盛,凡有叫喊复仇和反抗的,便容易惹起感应

——鲁迅《杂忆》1925年6月

材料三:1859年,英国作家狄更斯发表了他著名的小说《双城记》,该作品以1789年法国革命为背景,是那个时代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在《双城记》的开头,狄更斯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在小说发表之前的1854年底,狄更斯曾坦言,“我相信,不满情绪像这样冒烟比火烧起来还要坏得多,这特别像法国在第一次革命爆发前的公众心理,这就有危险,由于千百种原因一一如收成不好、贵族阶级的专横与无能把已经紧张的局面最后一次加紧、海外战争的失利、国内偶发事件等等一一变成那次从未见过的一场可怕的大火。”可见,《双城记》的创作动机在于借古讽今,以法国大革命的历史经验为借鉴,给英国统治阶级敲响警钟;同时,通过对革命恐怖的极端描骂,也对心怀愤懑、希图以暴力对抗暴政的人民群众提出警告,幻想为社会矛盾日益加深的英国现状寻找一条出路。

(1)根据材料一,分析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举出至少两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拜伦诗歌在清末受到中国青年喜爱的原因。

(3)你如何理解材料三中“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一段话。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的命运就是生活在变动的乱世风暴之中,而你(指他的诗)也许会如同我们希望的那样,在我身后活得长久,将会遇上一个更美好的时代。遗忘的沉睡不会永远延续,当黑暗被驱散时,我们的后人会再次在先世纯粹的光芒照引下向前迈进。

——彼特拉克《阿非利加》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部分意大利人文主义学者作品

作品

作者

内容简介

《歌集》

彼特拉克

以热情的笔调褒扬了人的纯真的爱情

《论贪婪》

波吉奥

人生的目的就是赚取财富,而不是拯救灵魂,“每个人具有追求金钱的天生欲望”,即便是教士也是如此

《论人的

美德与尊严》

曼内蒂

“上帝是把人作为最美丽、最诚实、最富有和最终是最有力量的创造物所塑造出来的”,而且赋予人以“伟大的本性”,并创造了这一世界交给人去统治与管理

 

 

——据孟广林《人的发现与世界的发现》整理

材料三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因为人民正是根据别人剥夺他们的自由时所根据的那种同样的权利,来恢复自己的自由的,所以人民就有理由重新获得自由;否则别人当初夺去他们的自由就是毫无理由的了。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作者认为的黑暗是指什么?指出“先世纯粹的光芒”的含义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的新特点并分析其历史影响。

(3)卢梭被称为是一个发展了人文主义的启蒙思想家,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其思想主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