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有明主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该论...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有明主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该论点实际上指出了在宰相制度下

A. 不可能产生明君贤吏

B. 容易形成极端君主专制

C. 宰相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D. 政治腐败倾向更加严重

 

C 【解析】材料中“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含义是指宰相制度的废除使明代政治进入一种恶政阶段,反过来说明宰相制度在中国政治的发展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即宰相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答案选D选项,A选项与题意无关, B、C两项表述与题意相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学者认为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在许多方面“大体接近近代社会价值取向”。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是

A. 科举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 科举制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

C. 科举制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D. 科举制可提高官员文化水平

 

查看答案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唐有安史之乱,北宋有金兵入侵,两朝都城均俱失,但唐朝各地能继续抵抗,北宋却全国旋即土崩瓦解。面对外敌,造成唐宋不同结局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北宋冗兵、冗官,军队战斗力弱;唐朝军队战斗力强

B. 北宋皇帝被金人掳走;唐皇外逃

C. 唐朝地方财富有储备;北宋地方积贫积弱

D. 北宋的君主专制强于唐朝

 

查看答案

“象龙唤不应,竹龙起行雨。联绵十车辐,伊轧百舟橹。转此大法轮,救汝旱岁苦。神机日夜运,甘泽高下普。老农用不知,瞬息了千亩。抱孙带黄犊,但看翠浪舞。”诗中所咏工具

A. 是农业播种技术的革新

B. 利用水力提高灌溉效率

C. 有利于增加汉代的粮食产量

D. 适应了不同地区的灌溉要求

 

查看答案

周公制礼作乐,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纳入“礼、乐”范畴,其基本原则是“亲亲”和“尊尊”。其中“尊尊”主要反映了

A. 浓厚的神权色彩

B. 发达的礼乐制度

C. 浓厚的宗族色彩

D. 强烈的等级意识

 

查看答案

2017年8月天津博物馆举办了《动.静——中华体育文物展》,其中有一件珍贵的窖藏文物—唐舞马衔杯纹银壶。如下图,壶上的骏马就是唐代有名的舞马形象。《明皇杂录》上有:“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棹尾醉如泥”,即舞马翩翩起舞为唐玄宗祝寿的记载。由此可见

A. 文物最接近历史真相

B. 历史记载必须经考古发现证伪

C. 文物与历史记载相互论证

D. 文物均与历史记载相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