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近现代史专家杨奎松说:“历史的吊诡就在于,莫斯科既制造了失败,也孕育了成功…...

中国近现代史专家杨奎松说:“历史的吊诡就在于,莫斯科既制造了失败,也孕育了成功…”这一论断比较适合用于

A. 遵义会议

B. 国民大革命

C. 重庆谈判

D. 社会主义改造

 

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由于博古、李德战略战术上的错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长征开始时,博古、李德又犯了逃跑主义错误。对此,中共中央召开遵义会议,集中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其他的选项体现不出“既制造了失败,也孕育了成功”,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建军大业》是“建国三部曲”系列的第三部,献礼建军90周年的历史片。九十年前,面对“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中国共产党人

A. 用革命的武装反抗反革命的武装

B. 到农村去寻找中国革命的道路

C. 进行战略转移保存革命力量

D. 举行战略反攻打到敌人的外线去

 

查看答案

1904年周学熙在天津建立考工厂,被称为近代中国第一座商品博览馆。“考工”一词出自两千年前的古籍《考工记》。1907年更名为“劝工陈列所”,由北马路迁至大经路(中山路)新建的劝业会场。从考工厂到劝工陈列所说明

①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②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③清政府“新政”鼓励工商业的发展

④北洋军阀政府推动工商业的发展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小说《最后一课》(普法战争法国大败,割地赔款)由胡适于1912年首译为中文,译本初名《割地》,同年《大共和日报》刊载了《最后一课》,而后胡适译本被选入语文教科书。这部小说在中国刊行传播,主要反映了当时的中国人

A. 声援法国的不幸,声讨德国军国主义

B. 捍卫民主共和政体,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C. 饱受侵略的痛苦,反抗侵略的愿望

D. 进行文学革命,传播白话文

 

查看答案

早年在京师同文馆学习外文的齐如山在回忆录中写道:馆是成立了,但招不到学生…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亲戚朋友对于学生的家庭,可就大瞧不起了…有许多人便同他们断绝了亲戚关系,断绝来往…出现这样现象的原因是

A. 欧洲列强的干涉

B. 传统保守意识的反对

C. 洋务官员的无能

D. 维新人士的抵抗

 

查看答案

北大茅海建教授在《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一书中提出了以下史料:

 

型制

点火装置

枪长

弹丸

射程

速射

研制年份

中方

鸟枪火绳枪

火绳

2.01米

5克

100米

1-2/分钟

1548

英方

燧发枪

摩擦燧石

1.16米

35克

200米

2-3/分钟

1800

击发枪

撞击火帽

1.42米

53克

300米

3-4/分钟

1838

 

阅读史料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 与英军的枪支相比,清军的枪支有许多缺陷

B. 清军的枪支没有定期报废更换

C. 中英两军在鸦片战争中的战斗力差距较大

D. 军事装备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