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史·儒林传序》认为明代“科举盛而儒术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当时 A.儒学正...

《明史·儒林传序》认为明代科举盛而儒术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当时

A.儒学正统地位动摇        B.儒学不适应专制皇权的需要

C.科举考试忽视儒学        D.程朱理学受到批评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由材料不能得出儒学正统地位发生了动摇,排除A;材料讲的是科举考试热,而儒术微,并没有说儒学不适用专制皇权的需要,排除B;科举考试的内容是儒学经典,C说法有误,排除;由于明代科举考试的内容是四书五经,这就局限了人们的思想,因此程朱理学受到批评,所以答案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人心本自乐,自将私欲缚。私欲一萌时,良知还自觉。一觉便消除,人心依旧乐。”这首古诗反映了

A. 孟子的仁政思想

B. 董仲舒的“独尊儒术”思想

C. 朱熹的理学思想

D.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

 

查看答案

清朝康熙皇帝曾为一思想家撰写一副对联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这位思想家是

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守仁

 

查看答案

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这一变化的出现是由于

A.儒学正统地位不断受佛道冲击

B.为了发展和完善儒家思想的需要

C.唐朝中外思想文化的广泛交流

D.统治者要加强对思想文化的控制

 

查看答案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

 

查看答案

学者们普遍认为,税收与代议制的起源密切相关,代议制源于国王与纳税人的讨价还价,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英王查理一世因违反征税需经议会同意的传统,被议会以“暴君、杀人犯、我国善良人民的公敌”的罪名于1649年1月30日送上断头台。

(1)依据图一与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是如何实现“税收法制主义”并推动其代议制建立的?

图二:北美殖民地人民认为“Without representation,no Taxation.”

(2)18世纪英国议会中无北美殖民地代表,根据所学知识证明“Without representation,no Taxation.”的合法性。北美殖民地人民是如何实现“税收法制主义”的?

(3)英法美三国确立了不同的代议制类型,他们的本质是否一样?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