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某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

某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据此推断该战事应是

A. 百团大战

B. 平型关战役

C. 太原会战

D. 台儿庄战役

 

A 【解析】根据“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说明是敌后战场的抗战,故正确答案为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学者评价说:中国统帅部以大量兵力集中淞沪,既削弱了华北的抗日战斗力,又未保住京沪杭地区,而上海和南京失守,长江门户洞开,对武汉和华中腹地威胁极大。这一观点

A. 赞扬了国民政府的积极抗战

B. 低估了淞沪会战的战略意义

C. 主张集中力量进行淞沪会战

D. 主张以牺牲华北来确保华中

 

查看答案

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

A. 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B. 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

C. 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查看答案

将他们下了台,这样重大的决定,不是经共产国际提出,而是由中国共产党自己做出,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这一重大的决定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A.摆脱了苏联模式的影响  

B.开始独立领导中国武装斗争

C.政治上从幼稚走向成熟

D.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查看答案

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他的词“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泛指江西)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泛指湖南)直进”描述的是

A. 北伐军进军湖南

B. 八一南昌起义

C. 湘赣边秋收起义

D.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

 

查看答案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目的之一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下列体现这一目的的主要规定是

A. 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 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C. 实行总统制

D. 实行责任内阁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