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659、1703及1736年松江府先后三次就布商字号仿冒诉讼纠纷立碑告示:“众...

1659、1703及1736年松江府先后三次就布商字号仿冒诉讼纠纷立碑告示:“众商各立号记,上供朝廷之取办,下便关津之稽查,取信远商,历年已久,向有定例,不容混冒。”如有“复行假冒,起衅生端,上误国课,下病商民”,则“正法施行,决不轻贷!”这反映出当时(    )

A.松江棉布生产全国领    B.仿冒商标成为普遍现象

C.政府重视维护市场秩序    D.重农抑商政策遭到摒弃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众商各立号记,上供朝廷之取办,下便关津之稽查,取信远商,历年已久,向有定例,不容混冒。”如有“复行假冒,起衅生端,上误国课,下病商民”,则“正法施行,决不轻贷!”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当时地方政府重视维护市场秩序。因此选C。ABD都不符合材料,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清代广东罗定山区“凡一炉场环而居三百家,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十艘”。从材料可以得到的准确历史信息是

①罗定山区的冶铁工场规模很大

②冶铁业发展带动人口聚居情况的出现

③冶铁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④这是一家具有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企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2013年4月山东定陶灵圣湖汉墓被选为“201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墓中可能出土的文物是

A. 开元通宝

B. 丝质长袍

C. 突火枪

D. 青花瓷器

 

查看答案

“深淘滩,低作堰”是战国时代某一著名水利工程的治水名言。这项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的景象。这项水利工程是

A. 京杭大运河

B. 灵渠

C. 都江堰

D. 井渠

 

查看答案

南北朝贾思勰著《齐民要术》中,提出豆类作物是谷类作物良好的前作”……“谷类必须发易”“麻,欲得良田,不用故墟”“稻,无所缘,为岁易为良”……如果在桑田中间作小豆,绿豆等作物,会二豆良美,润泽益桑,而如果在大豆地里间作麻,则会出现扇地两损,而收并薄的局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间作制度     B.体现了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

C.南北朝农业科技走在世界前列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精耕细作

 

查看答案

毛泽东曾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这个事变

A.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    B. 日本侵略者发动的七七事变

C.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D. 彭德怀领导的百团大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