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东元在《洋务运动发展论》中指出:“洋务运动以适应时代潮流的变革开始,以应该变革而不去采取变革措施因而违反时代潮流而结束。”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主观目的与客观效果相背离 B.科技变革与政治变革相脱离
C.中体西用与近代工业相冲突 D.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相矛盾
19世纪六十年代后,日本兴起机器棉纺织业,使中国棉花出口剧增,从1868年的587 821两激增到1895年11 202 661两,棉花从入超转成出超。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影响主要包括( )
①进一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②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的局面
③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④推动了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上海县志》记载:明嘉靖时上海县“外内有事,田家妇女亦助农作,镇市男子亦晓女红”;当时该地区植棉、摘棉多由妇女完成,而轧花、弹花多是由男子来承担,农闲男子纺纱织布也不足为奇。所以上海四邻又有“男纺女织”之说。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A.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B.家庭内部劳动分工出现变化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受到冲击
某学习小组在讨论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时候,列出了下面的一张表格,你认为他们讨论的是哪一个时期的农耕经济
农业 | 推广双季稻、产量提高;引进推广高产作物(玉米、蕃薯) |
手工业 | 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并占据了主导地位。 |
商业 | 白银使用广泛。 |
综合国力 | GDP在世界总值中占比重年增长率远高于欧洲;是当时世界经贸中心 |
A. 春秋战国时期 B. 隋唐时期 C. 宋元时期 D. 明清时期
1659、1703及1736年松江府先后三次就布商字号仿冒诉讼纠纷立碑告示:“众商各立号记,上供朝廷之取办,下便关津之稽查,取信远商,历年已久,向有定例,不容混冒。”如有“复行假冒,起衅生端,上误国课,下病商民”,则“正法施行,决不轻贷!”这反映出当时( )
A.松江棉布生产全国领先 B.仿冒商标成为普遍现象
C.政府重视维护市场秩序 D.重农抑商政策遭到摒弃
清代广东罗定山区“凡一炉场环而居三百家,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十艘”。从材料可以得到的准确历史信息是
①罗定山区的冶铁工场规模很大
②冶铁业发展带动人口聚居情况的出现
③冶铁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④这是一家具有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企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