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98年9月21日的《中外日报》报道:“宁郡通久源纱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

1898年9月21日的《中外日报》报道:“宁郡通久源纱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因此招募女工,并造有房屋40余间,以备来厂女工居住。”当时这家纱厂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清政府调整民间设厂政策

B. 中华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C.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D.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旨在考查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迫于变革压力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有了初步发展,题中信息民族企业招聘女工即是此时民族企业获得发展的重要表现,A项符合题意,正确;B项错误,中华民国1912年才成立的,排除;“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南京国民政府开展的,排除;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是在“一战”期间,D项错误。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03年,清政府设立了商部,又陆续制定和颁布了《商律》《公司律》《奖励公司章程》等一系列章程办法。这些措施

A. 在一定时期内延续了清王朝的统治

B. 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C. 使清政府逐步成为一个法治的王朝

D. 在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查看答案

下列属于为“分洋商之利”,李鸿章在长江流域创办的洋务企业是

A. 安庆内军械所

B. 轮船招商局

C. 发昌机器厂

D. 继昌隆缫丝厂

 

查看答案

夏东元在《洋务运动发展论》中指出:洋务运动以适应时代潮流的变革开始,以应该变革而不去采取变革措施因而违反时代潮流而结束。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主观目的与客观效果相背离              B.科技变革与政治变革相脱离

C.中体西用与近代工业相冲突              D.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相矛盾

 

查看答案

19世纪六十年代后,日本兴起机器棉纺织业,使中国棉花出口剧增,从1868年的587 821两激增到1895年11 202 661两,棉花从入超转成出超。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影响主要包括(   )

进一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的局面

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推动了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上海县志》记载:明嘉靖时上海县外内有事,田家妇女亦助农作,镇市男子亦晓女红;当时该地区植棉、摘棉多由妇女完成,而轧花、弹花多是由男子来承担,农闲男子纺纱织布也不足为奇。所以上海四邻又有男纺女织之说。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A.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B.家庭内部劳动分工出现变化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受到冲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