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梁启超认为,报纸“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异端也”。这说明报刊在推动社会进步...

梁启超认为,报纸“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异端也”。这说明报刊在推动社会进步中起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

①使中国民众开始有了新闻观念

②报纸可以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

③报刊可以起到宣传教育、启迪民众的作用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③

 

A 【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报刊具有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舆论监督的功能,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新闻观念”“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宣传教育、启迪民众”均属于报刊作用的体现,①②③符合题意,故A项排除。 【点晴】解题时紧扣“推动社会进步”,然后联系报刊所产生的历史作用,对比备选项获取去正确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早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主要原因是(     )

A.沿海地区的人们思想开放

B.沿海地区便于发展工业

C.外商和洋务企业的刺激作用

D.沿海地区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查看答案

下图可以反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其中Z点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 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 人民群众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开展

C. 为扩大税收,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查看答案

1898年9月21日的《中外日报》报道:“宁郡通久源纱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因此招募女工,并造有房屋40余间,以备来厂女工居住。”当时这家纱厂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清政府调整民间设厂政策

B. 中华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C.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D.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查看答案

1903年,清政府设立了商部,又陆续制定和颁布了《商律》《公司律》《奖励公司章程》等一系列章程办法。这些措施

A. 在一定时期内延续了清王朝的统治

B. 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C. 使清政府逐步成为一个法治的王朝

D. 在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查看答案

下列属于为“分洋商之利”,李鸿章在长江流域创办的洋务企业是

A. 安庆内军械所

B. 轮船招商局

C. 发昌机器厂

D. 继昌隆缫丝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