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记载:“王后无嫡,则择立长;……王不立爱,公卿无私,古之制也。”这里“古之制”是指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郡县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朝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又罢谏院,设六科给事中,成为六部的独立监察机构,科道并立。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同时设督抚,形成地方三重监察网络。至清朝,将六科给事中划归都察院,科道合一,地方监察沿用明制……还以皇帝的名义制定了我国古代最完整的一部监察法典《钦定台规》。
——摘编自饶文波《廉洁文化之旅之中国古代的廉政制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监察制度达到顶峰的表现。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本约法施行后,限十个月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会。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什么原则?有何意义?统治权力的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
材料三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
——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3)据材料三,作者提及的日本战败原因有哪些?你认为这样的分析全面吗?试作说明(注意:只判断不写理由不给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丝麻葛绪捆布,此其分事也
——墨子
(1)据材料一概括小农经济的突出特征。
材料二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
——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推动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经济因素有哪些?
材料三: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张裕酿酒公司在1912—1941年间的部分发展大事:
1912年孙中山先生到张裕酿酒公司参观,并提赠“品重醴泉”四字
1917年康有为、黎元洪等社会名流前来祝贺并留下诸多墨宝手迹
1934年张裕酿酒公司进入中国银行的接管时期
1941年张裕酿酒公司被日军强行接管
(3)国民政府统治后期,张裕酿酒公司的发展状况如何?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还有什么因素阻碍它的发展?
梁启超认为,报纸“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异端也”。这说明报刊在推动社会进步中起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
①使中国民众开始有了新闻观念
②报纸可以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
③报刊可以起到宣传教育、启迪民众的作用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③
中国早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主要原因是( )
A.沿海地区的人们思想开放
B.沿海地区便于发展工业
C.外商和洋务企业的刺激作用
D.沿海地区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下图可以反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其中Z点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 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 人民群众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开展
C. 为扩大税收,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