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政治制度由古至今伴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官僚系...

中国政治制度由古至今伴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官僚系统的运转,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公文的传递沟通各部门信息,使政令上传下达。诸如上计(各地定期汇报情况)、司法审批、一般行政事务、军奏情报、监察等,无一不需要借助文牍来实现。皇帝(秦始皇)实际上也是凭借文牍来掌握政局。

——《中国政治制度导论》

(1)结合所学,简要说明秦始皇“凭借文牍来掌握政局”的社会条件是什么?

1919年5月的中国新闻摘编:

1919年5月1日,上海《大陆报》透露:“政府接巴黎中国代表团来电,谓关于索还胶州(即山东青岛)租借之对日外交战争,业已失败。”5月2日,《晨报》在头条位置登载林长民的文章:“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国亡无日,愿合四万万民众誓死图之!”

(2)材料中的“胶州亡矣,山东亡矣”指的是什么?由它引发的近代中国重大事件结果如何?

据1954年9月《人民日报》报道: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各地选出1226名代表,其中包括177名少数民族代表,147名妇女代表。这些代表齐聚北京中南海参加会议,共商国是。

(3)上文中“代表”参加的是什么会议?该会议有何历史意义?

 

(1)条件:统一全国,统一文字,地方实行郡县制。 (2)是指: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结果:北京政府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释放被捕学生。 (3)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意义: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解析】(1)条件:“凭借文牍来掌握政局”指中央的政令通过文件加强对全国的统治,根据所学可知,社会条件是:秦朝统一全国,统一文字,地方实行郡县制。 (2)是指:结合所学可知,“胶州亡矣,山东亡矣”指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结果: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致中国五四运动的爆发,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北京政府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释放被捕学生。 (3)会议:根据“1954年9月”“这些代表齐聚北京中南海参加会议,共商国是”,结合所学可知是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意义:结合所学可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代表着中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它是哪一政治理论的实践成果

A. 人民民主专政

B. 政治协商

C. 民族区域自治

D. “一国两制”

 

查看答案

“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包括共产党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材料中的“转折点”是

A.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中美关系正常化

C. 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D. 中日邦交正常化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的战役是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查看答案

抗战初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共同点是

A.发动大规模会战

B.进行积极抗战

C.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D.坚持游击战争

 

查看答案

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诗句歌颂

A. 秋收起义

B. 二万五千里长征

C. 开辟敌后战场

D. 千里跃进大别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