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漫画以幽默的风格,反映了当时的历史。回答下列问题。 (1)谢缵泰这幅漫画最早...

历史漫画以幽默的风格,反映了当时的历史。回答下列问题。

(1)谢缵泰这幅漫画最早曾刊于1898年7月香港《辅仁文社社刊》上,后托好友带到日本、印成彩图,然后交给上海别发洋行发行。其旁题词曰:“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依据材料,这幅漫画的寓意是什么?结合所学,简要分析这幅漫画有何历史作用?

(2)这幅宣传画创作于1912年,画中有“恭祝中华民国万岁”的字样。结合所学说明该画创作的历史背景。

(3)请为下图撰写说明(包括时间、地点、寓意等)。

上海《救亡漫画》创刊号(1937年)

 

 

(1)寓意:19世纪末中国面临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作用:唤醒、警示国人;救亡图存。 (2)背景:中华民国成立;以五色旗为国旗;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倡导主权在民。 (3)该画发表于1937年的上海,该画把愤怒呐喊、高举铁拳和武器的抗日军民比作巨浪,野牛般的日寇正要被巨浪所淹没,反映了全国人民高涨的抗日热情和胜利的信心。 【解析】(1)寓意:根据“1898年”“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可知,漫画的寓意是19世纪末中国面临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作用:结合所学可知,漫画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唤醒、警示国人、救亡图存的作用。 (2)背景:根据“创作于1912年,画中有‘恭祝中华民国万岁’的字样”并结合所学可知,该画创作的历史背景是,中华民国成立,以五色旗为国旗,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倡导主权在民。 (3)根据“上海《救亡漫画》创刊号(1937年)”结合图片信息,该画发表于1937年的上海,该画把愤怒呐喊、高举铁拳和武器的抗日军民比作巨浪,野牛般的日寇正要被巨浪所淹没,反映了全国人民高涨的抗日热情和胜利的信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政治制度由古至今伴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官僚系统的运转,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公文的传递沟通各部门信息,使政令上传下达。诸如上计(各地定期汇报情况)、司法审批、一般行政事务、军奏情报、监察等,无一不需要借助文牍来实现。皇帝(秦始皇)实际上也是凭借文牍来掌握政局。

——《中国政治制度导论》

(1)结合所学,简要说明秦始皇“凭借文牍来掌握政局”的社会条件是什么?

1919年5月的中国新闻摘编:

1919年5月1日,上海《大陆报》透露:“政府接巴黎中国代表团来电,谓关于索还胶州(即山东青岛)租借之对日外交战争,业已失败。”5月2日,《晨报》在头条位置登载林长民的文章:“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国亡无日,愿合四万万民众誓死图之!”

(2)材料中的“胶州亡矣,山东亡矣”指的是什么?由它引发的近代中国重大事件结果如何?

据1954年9月《人民日报》报道: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各地选出1226名代表,其中包括177名少数民族代表,147名妇女代表。这些代表齐聚北京中南海参加会议,共商国是。

(3)上文中“代表”参加的是什么会议?该会议有何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下图代表着中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它是哪一政治理论的实践成果

A. 人民民主专政

B. 政治协商

C. 民族区域自治

D. “一国两制”

 

查看答案

“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包括共产党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材料中的“转折点”是

A.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中美关系正常化

C. 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D. 中日邦交正常化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的战役是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查看答案

抗战初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共同点是

A.发动大规模会战

B.进行积极抗战

C.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D.坚持游击战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