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对于传统儒学的批判,一方面以西方现代性启蒙话语为理念背景,从而将古今问题延展为中西问题;另一方面又将孔孟、庄子哲学及传统文化特质回溯至封建专制时代,将中西问题还原为古今问题,从而凸显了西方价值理性的现代普遍性意义。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A. 激情大于理性
B. 重视传统文化的转化
C. 强调思想解放
D. 注重中西文化的融合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过去,我们常常强调西方侵略者对我们不平等,但同时又把中国封建主义以夏傲夷的不平等置于视野之外。……西方资本主义的不平等与中国封建主义的不平等之间有着时代的差距,所以,带来了不平等条约的西方人却又向中国要求平等。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是一种历史的鞭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种不平等的实质上是相同的
B. 两种不平等的根源在于经济形态
C. 二者都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
D. 要客观全面的看待西方的侵略
王夫之曾指出,“凡知者,或未能行,而行者,则无不知”,“如‘明明德’(注: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者,行之极也,而其功以格物、致知为先焉”。这集中体现了王夫之
A. 重视实践的知行观
B. 以知统行的方法论
C. 本善习远的道德观
D. 格物致知的修养论
《辽史》在叙述契丹南征时,有诸如“沿途民居、园囿、桑柘,必夷伐焚荡……御寨及诸营垒,唯用桑、柘、梨、栗。军退,纵火焚之”等记载。这一现象客观上
A. 推动了区域性商帮的发展壮大
B. 改变了北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C. 加快了蚕桑纺织技术南移步伐
D. 隔断了南北区域经济文化交流
唐朝中央机构中的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而唐太宗十分重视门下省的枢纽作用。这是因为门下省的工作可
A. 降低中央决策失误率
B. 提升官员的文化素质
C. 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D. 明确中央机构的职责
《史记·殷本纪》谓:“帝乙长子日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母为正后,得嗣。则其君位传袭之法,已开周人先声矣。”钱穆对此评论道:“至周初君位,颇有立贤之迹象,或以便於争强而然。如太王舍太伯、虞仲而立王季,为第一次立贤。”上述材料说明
A. 商朝已经确立嫡长子继承制
B. 西周王位世袭实行立贤不立长
C. 宗法制的确立历经商周两代
D. 商末周初王位继承制度未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