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布•布克哈特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指出:“这个民族的每一种激情的趋势都是强烈的……(在每一件事情上)要看荣誉或利益、激情或算计、复仇或自制哪一个在他自己的心里占上风而独立地做出他的决定。”该学者
A. 高度肯定意大利的民族精神
B. 辩证地看待文艺复兴运动
C. 注意到了理性主义的两面性
D. 非常赞赏当时的人文主义
古罗马史学家李维(公元前59年—公元17年)指出,依据公众的意见作了充分的修正后,《十二铜表法》即令在今日这种律例浩繁,法令叠床架屋的时候,它仍然是一切公私律令的根源。这表明
A. 《十二铜表法》是全体罗马人制定的法律
B.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的重要基础
C. 缺乏完整的法律体系是罗马法的不足
D. 《十二铜表法》适用于一切时代和国家
“公民自己而不是通过推选代表来制订法律。在吸收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参加,每年约集会40次的公民大会上,雅典人就城邦的重大问题进行辩论和投票,如宣战、签约、使用公共基金等。最下层的鞋匠和最富有的贵族同样享有在议会表态,投票和任职的权力。”这表明
A. 雅典公民参政议政的热情高
B. 雅典民主的广泛性和公正性
C. 雅典城邦实行直接民主制度
D. 雅典民主制度的成熟和完善
以下是张海鹏先生主编《中国近代通史》前五卷目录,其中第三卷卷名最有可能是
第一卷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第二卷近代中国的开端(1840-1864)
第三卷……(1865-1895)
第四卷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1895-1901)
第五卷新政、立宪与辛亥革命(1901-1912)
A. 从《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
B. 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尝试
C. “制夷”“自强”与实业救国
D. 从太平天国到洋务运动
袁世凯在直隶省的新政中,成效卓著,那时他众望所归,远不像后来那样臭名昭著。立宪派不信任孙中山并支持袁世凯和列强的挺袁态度使孙中山不去位也很难。南京临时参议院以17票(全票)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材料说明孙中山让位给袁世凯是
A. 当时形势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的必然结果
B. 袁世凯的权术蒙蔽了各派政治势力的双眼
C. 列强为寻找在华代理人支持袁世凯的结果
D. 革命派在各种压力下对袁世凯的被迫妥协
“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就是非常激进的。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批判。”材料反映新文化运动重大缺陷是
A. 具有形式主义的倾向
B. 挑战正统的思想权威
C. 针对传统文化的批判
D. 具有崇洋媚外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