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曾在著作中描述某国政治制度:“公举一人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议事听讼,选官举贤,可不谓周乎?”材料反映出魏源
A. 主张中国实行君主立宪
B. 具有经世致用的思想
C. 代表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
D. 正确认识了东西方文化的优劣
元代作家夏伯和指出“院本大率不过谑浪调笑,杂剧则不然,君臣如《伊尹扶汤》、母子如《伯俞泣杖》、夫妇如《杀狗劝夫》、朋友如《管鲍分金》……又非唐之传奇,宋之戏文、金之院本所可同日而语矣。”据此可知作者强调元杂剧
A. 注重演绎历史故事
B. 达到古代戏曲的高峰
C. 呈现世俗化、娱乐化趋势
D. 具有伦理教化功能
北宋画家黄休复提出绘画的“逸”应该具备两个特点:一是得之自然,追求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第二是“笔简形具”,形神兼备。当时绘画讲求“逸美”观点出现的背景是
A. 儒佛道三者开始融合,影响画家创作
B. 由于理学的兴起,绘画注重意境
C. 大批文人入仕无望,借物言志
D. 市民阶层兴起,影响绘画风格
唐代节度使冯宿曾奏请朝廷:“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有乖敬授之道。”材料反映了
A. 活字印刷提高印制效率
B. 政府厉行重农抑商政策
C. 科技进步助推商业活动
D. 民间私印动摇统治基础
他是中国社会刚刚开始其内发原生的近代化转型初期所出现的一位思想巨人,一位走在时代最前列的有着最为孤绝的理性的先知觉者,是晚明中国早期启蒙运动的思想旗帜。下列属于其思想主张的是
A. 天下为主,君为客
B. 开下兴亡,匹夫有责
C.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D. 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中指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此观点
A. 蕴含了近代西方议会政治的理念
B. 体现了“西学东渐”的时代特征
C. 力图建构更合理的君主政治的理念
D. 全面否认君主专制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