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58年6月12日,钱学森在《中国青年报》发表科普文章称:“土地所能供给人们的...

1958年6月12日,钱学森在《中国青年报》发表科普文章称:“土地所能供给人们的粮食产量碰顶了吗?科学的计算告诉人们:还远得很!……因为,农业生产的最终极限决定于每年单位面积上的太阳光能,如果把这个光能换算农产品,要比现在的产量高出很多。”之后,“粮食卫星”从亩产数千斤一下子窜升到了数万斤。钱学森的科普文章

A. 是当时社会政治风气的产物

B. 为“大跃进”提供科学依据

C. 体现了科学家虚伪的一面

D. 直接导致了农业“浮夸风”

 

A 【解析】1958年开始大跃进,钱学森正是受到当时社会政治风气的影响才写下了所谓的“科普文章”,故A正确。钱学森的这篇文章并不科学,故B错误;1958年开始大跃进,钱学森正是由于受到当时大跃进的影响,才写下了这样的文章,并不能体现科学家虚伪的一面,故C错误;.材料中“粮食卫星从亩产数千斤一下子窜升到了数万斤”,这说明钱学森在写下这篇文章之前就已经有了农业上的“浮夸风”,故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Ⅱ)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

A. 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 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 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

D. 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查看答案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

A. 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 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C. 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查看答案

十月革命后,孙中山一面强调“以俄为师”,一面强调“不可学俄人之焦头烂额也”。据此可知孙中山主张

A. 借鉴代议制度,摒弃党国体制

B. 学习苏俄革命精神,不采用苏维埃制度

C. 发展私人资本,预防国家资本垄断

D. 推动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

 

查看答案

“学子互相约集,一声‘向右转’,齐步辞别国内学堂,买舟东去,不远千里,北自天津,南自上海,如潮涌来。每遇赴日便船,必制先机抢搭,船船满座。”上述现象应出现于

A. 明末清初

B. 洋务运动期间

C. 甲午战后

D. 抗日战争时期

 

查看答案

常建华《中国文化通志·宗祖志》中记载,上海王、朱两氏于1905年将祠堂族长制改为族会制,“从事家族立宪”,1918年该族增订族会章程,1924年修改,并经会员大会讨论得以通过。这一现象说明

A. 中国社会生活走向近代化

B. 宗法制度决定中国历史进程

C. 政治变革推动宗族近代化

D. 宗族组织具有了民主化色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