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神话中的盖房搭棚的有巢氏,精于制陶的尧帝,发明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神话中的盖房搭棚的有巢氏,精于制陶的尧帝,发明舟楫的帝俊,都可视为史前时代某一行当的行业始祖神。人们常常说,“家有万贯,不如一技在身”,常常用七十二行、三百六十行概称古代的工匠行业。古籍记载,“赵州石桥甚工,磨雕秘制如削焉。望之如初日出云,长虹饮涧。上有勾栏,勾栏有石狮子。龙朔(唐高宗年号)年中,高丽谍者盗二狮子去,后复募匠修之,莫能相类者。”

中国历朝历代虽有轻工重农思想,但实际上由于工匠关乎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国家的军事实力……“六部”之中,没有农部,却有工部,掌管工程、工匠、水利等事务。

——摘编自《培育工匠精神提高供给质量》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手工业工艺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因,并简要评述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历史贡献。

材料二1733年,钟表匠凯伊发明了飞梭,织布效率大幅提高;1764年,织布匠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织机,大规模的织布厂得以建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领跑人,不仅是科学家,更是那些具有工匠精神的发明家,1879年,美国的发明家爱迪生成功制成了白炽灯泡。以爱迪生为代表的工匠精神,也丰富和发展了美国精神和美国文化。德国到19世纪30年代才开启工业革命的序幕,凭借着过人的工匠精神,“德国制造”成为高品质的标签而享誉世界,也使德国在钢铁、化工、机械、电气等领域涌现出一大批全球知名企业。1896年,英国罗斯伯里伯爵说:“德国让我感到恐惧,德国人把所有的一切……做成绝对的完美。我们落后了。”近代以来,中国工匠群体却未能迅速融入世界产业革命的洪流……

——编自《培育工匠精神提高供给质量》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其在近代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简要指出为什么近代中国工匠群体“未能迅速融入世界产业革命”?

 

(1)原因:传统悠久;分工细致;追求卓越;国家重视。贡献:工匠们的手工业精品,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促进了社会经济其它领域的发展(促进了古代贸易发展)。 (2)内涵:创新、追求高品质。积极作用:工匠们发扬“工匠精神”,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工匠精神丰富和发展了国家精神和文化;提高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了全球知名企业的诞生。原因:闭关锁国;列强入侵,面临破产。 【解析】(1)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文字“神话中的盖房搭棚的有巢氏,精于制陶的尧帝,发明舟楫的帝俊”“七十二行、三百六十行”“赵州石桥甚工,磨雕秘制如削焉”“‘六部’之中,没有农部,却有工部”概括作答即可;第二小问,“贡献”根据材料文字“高丽谍者盗二狮子去,后复募匠修之,莫能相类者”“工匠关乎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国家的军事实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作答即可。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文字“凯伊发明了飞梭”“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织机”“发明家爱迪生成功制成了白炽灯泡”“‘德国制造’成为高品质的标签而享誉世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作答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文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领跑人,不仅是科学家,更是那些具有工匠精神的发明家”“以爱迪生为代表的工匠精神,也丰富和发展了美国精神和美国文化”“德国在钢铁、化工、机械、电气等领域涌现出一大批全球知名企业”概括作答即可;第三小问,根据所学知识从内因、外因两方面概括作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袁伟时教授指出:“现实环境也会刺激历史研究者的思考,影响他们的研究方向和对史料的选择和分析。”他强调历史研究应当

A. 建立在真实可靠的基础上

B. 服务于当代社会的需要

C. 置身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下

D. 通过不同手段认识历史

 

查看答案

“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也。为史者,记载徒繁,而经世之大略不著,后人欲得其得失之枢机以效法之无由也,则恶用史为?”王夫之《读通鉴论》”中的这段话重在强调

A. 人们很难从历史记载中找到规律

B. 历史研究应该立足现实,学以致用

C. 历史记述不必涉及繁琐的历史细节

D. 《资治通鉴》的史学研究价值不高

 

查看答案

陈寅恪先生曾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史实不能证明此观点的是

A.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B. 《四书章句集注》

C. 《清明上河图》

D. 王祯《农书》

 

查看答案

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指出:“不幸李氏(李贽)于晚明专制政府恶化之时,上则权臣逆阉专国,下则科举道学坏才。愤世嫉俗,养成满腔郁勃不平之气,激荡发泄……”作者认为,李贽的思想

A. 已具有早期启蒙的性质    B. 反映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

C. 表现出经世致用的抱负    D. 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愤懑

 

查看答案

朱熹为了让大家明白他的思想,讲了佛教中月印万川的故事:一个月亮高挂夜空,人间的江河湖海却可以看到无数月亮,无数月亮终归于一个月亮。朱熹想要表达的思想是

A. “万物之理终归为一”

B. “遏人欲而存天理”

C. “慎思明辩,格物致知”

D. “心若不存,一身便无主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