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雅典国家的出现是在经济发展中直接从氏族组织发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雅典国家的出现是在经济发展中直接从氏族组织发展出来的。周人型则是:氏族、血缘组织化在地缘组织之中,汉语“国家”这个词的组成“国+家”,很有意义地反映了国家形成中的历史现实。西周春秋的国家仍是由城邦组成的,从一开始就有上下领属关系。诸侯分出去的城邦,受诸侯国君的领导,没有哪个国家对它的领土四至有清晰的观念,后在战国时形成领土国家。希腊的古代城邦,都是些独立的城邦国家,在城邦居民管理城邦的权力上,西方古代城邦居民的权力保存并发展下来,出现近代民主;东方古代城邦居民的权力却削弱、最后在实际生活中消失了,我们只有皇权而没有民主。

——摘编自何兹全《中国古代社会及其向中世社会的过渡》

材料二:1949年标志着新中国由观念而成为现实,但对于新生的政权来说,它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塑造新的国家形象。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新中国”的标志——五星红旗、北京天安们、《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新中国建立新的政治秩序和新的经济秩序以塑造新的国家形象,同时推行社会改革,在重建社会结构中、群众运动再次被有效地加以运用,以形成强大的社会與论,通过“翻身”意识等建立“积极的国家形象”,并赢得广大民众的普遍认同。拒绝“继承”旧中国一切外交“遗产”,从而“在整个战略上处于主动地位”,这极大地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摘编自周良书《“新中国”观念的生成和国家形象的初步建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古希腊相比中国早期因家形象的不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新中国塑造新园家形象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1)不同:中国:国与家结合;地缘与血缘结合;逐渐形成皇权、专制主义。 希腊:由城邦国家发展为领土国家;城邦之间有统属关系;形成民主。 (2)特点:国家仪式利用开国大典及国庆等节日塑造;采用群众运动的方式:广泛的动员民众参与;多方面塑造:政治、经济、社会都建新秩序,树新形象;内政外交结合,内建新政权,外建独立自主的新外交关系。 意义:使新中国赢得了广大民众的普遍认同;巩固了政权;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早期国家形象与古希腊的不同、新中国塑造新国家形象的特点和影响,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归纳能力。 (1)与古希腊相比中国早期国家形象的不同,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汉语‘国家’这个词的组成‘国+家’”“诸侯分出去的城邦,受诸侯国君的领导,没有哪个国家对它的领土四至有清晰的观念,后在战国时形成领土国家”“东方古代城邦居民的权力却削弱、最后在实际生活中消失了,我们只有皇权而没有民主”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 (2)新中国塑造新国家形象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新中国”的标志——五星红旗、北京天安们、《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重建社会结构中,群众运动再次被有效地加以运用”“通过‘翻身’意识等建立‘积极的国家形象’,并赢得广大民众的普遍认同。拒绝‘继承’旧中国一切外交‘遗产’”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是从国家仪式、群众运动、内政外交结合等多方面塑造。其意义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并赢得广大民众的普遍认同”“这极大地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等信息概括得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公元前390年,高卢人攻占罗马。情况危急,罗马人决定请卡米卢斯回来带兵作战。他们派出一名使者冒险穿过敌人的包围,回城征求元老们的意见。元老院取消了对卡米卢斯的放逐,命其为独裁官。卡米卢斯才能够名正言顺地来带领众人打败入侵者。卡米卢斯的这一人生转变表明

A. 罗马贵族垄断司法权欺压民众

B. 万民法巩周了罗马的共和政权

C. 民族矛盾激化了罗马阶级矛盾

D. 古罗马公民注重遵守法律程序

 

查看答案

雅典民主政治建立之初,设立了由富人承担的捐献制度,起初它有较强的公益性和自愿性;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雅典对捐献制度进行改革,捐献真正成为城邦法律规定的强制性义务。这一变化

A. 消弭了雅典社会的贫富鸿沟

B. 违背了雅典民主的基本价值观

C. 有利于雅典国家机器顺利运转

D. 有利于雅典人平等参与政治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城市化路径可以概括为“双轨城市化”,即“自下而上城市化”(“自发性城市化”)和“自上而下城市化”(“国家主导的城市化”)其中,与“自发性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的是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查看答案

“一五”计划开始实施后,城市人口以及以粮食为原料的工业逐步发展,对粮食的需求日益增大,粮食问题供应紧张。对此,我国采取的新措施是

A. 实行统购统销

B. 发展农业合作社

C. 推行“以粮为纲”政策

D. 实行国家合同定购政策

 

查看答案

下表是1935年和1941年中国民族工业资本状况对比表

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了

A. 轻工业的发展逐渐衰退

B. 工业结构日趋合理化

C. 工业生产为军事服务

D. 民族经济遭到日本破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