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指出:“对于欧洲的现代化进程而言,文艺复兴说到底是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富庶世界,尤其是意大利的一场华丽而感性的时髦风潮,宗教改革则是贫穷而道德严谨的北欧世界的一场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该学者旨在强调
A. 近代思想解放运动都具有地域性特征
B.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斗争对象不同
C. 宗教改革更有利于推动现代化进程
D. 部分人文主义者过分追求感官享受
汽车大王亨利•福特曾在自传中说:“生产福特T型车需要7882个独立工序,其中949个需要‘强壮而训练有素的体格健壮的人’;其余工序‘670个可由失去双腿人,2367个由一条腿人,715个可由独手的人,10个由盲人来做’。”这反映出
A. 福特不仅是实业家也是慈善家
B. 现代化机器生产对身体损伤大
C. 流水线生产降低了对人力要求
D. 机器完全取代人类成为主导者
一战前,英、法、德三国国外投资总额为1750亿—2000亿法郎,按当时的低利率5%计算,每年的纯利润就达80-100亿法郎。英国对外投资的收入,不仅超过了对外贸易的收入,而且超过了工业生产的收入。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资本输出成为仅次于商品输出的殖民剥削手段
B. 资本市场的竞争直接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C. 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快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
D. 英国对外投资的高额收入主要得益于制度设计
十八世纪末英国有人记载:“在某个地方,一百所房屋和家庭已经减少到……八所或十所;往往还有这样的事情,四、五个富有的畜牧业主侵吞了不久前圈围的大片领土,这些土地以前是在二十至三十个租地农民或同样数目的较小的所有者以及其他居民的手里。”持续不断的此类事件
A. 消灭了英国的自耕农阶层
B. 使大批“自由”劳动力涌入城市
C. 标志着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
D. 加速了原始积累的过程
就在英国成为世界最大殖民帝国——“日不落帝国”之时,英国人亚当·斯密却主张英国摆脱殖民地的累赘,不要去管殖民地的事,以“无形帝国”代替有形的“日不落帝国”。亚当·斯密的“无形帝国”
A. 基于工业革命完成后的强大实力 B. 力图最大限度地减轻英国的负担
C. 意在促使英国提高现代文明程度 D. 促使英国通过自由贸易称霸世界
某西方史学家提出用“地中海时代——欧洲时代——大西洋时代”的历史发展次序来代替“上古——中古——近古”的历史发展次序。这一历史分期法体现了
A. 欧洲在世界近代历史发展中的中心地位
B.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扩展的历史进程
C. 海外贸易在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决定意义
D. 人类由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