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5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城乡划分标准的规定》,对“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做出明确划分,我国城乡二元分离的户籍结构由此开始,国家严格限制人口流动。
1984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规定自理口粮户口属于非农业户口,之后又实行当地有效城镇户口。198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居民身份证制度的实施使人口管理开始走向科学化与现代化。1997年国务院转批公安部《关于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试点方案》,放开农村人口的落户限制,规定已在小城镇就业、居住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村人口可在小城镇办理城镇常住户口,享受同等的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权利。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切实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合法权益。
——摘编自任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与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户籍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户籍改革的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 地区 | 作者 | 书籍 | 记载的地理范围或评述 |
前5世纪 | 古希腊 | 希罗多德 | 《历史》 | 地中海、多瑙河、波斯地区和北方草原 |
前1世纪 | 中国 | 司马迁 | 《史记》 | 东起朝鲜,西到大夏、安息,不过是欧亚大陆的一半 |
14世纪 | 伊斯兰 | 伊本·赫勒敦 | 《阿拉伯人、波斯人、柏柏尔人史》 | 除伊斯兰传播地区外,周围地区不过是世界的外化而已 |
18世纪 | 法国 | 伏尔泰 | 《风教通义》 | 撰述了欧亚非美民族国家的历史 |
19世纪 | 德国 | 朗克 | 《世界历史》 | 以拉丁日耳曼民族为主题 |
1840年前后中国 | 中国 | 魏源 | 《海国图志》 | 介绍了世界五大洲地区的历史地理情况 |
——摘编于齐世荣吴于廑《世界史·总序》
根据两条或两条以上材料,拟定一个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历史上,宋代和20世纪初都曾兴起过“疑古”思潮。
材料一宋儒通过对经典的研究,发现经典并非“圣道之全”,经典中还有不少阙文。不仅秦始皇焚书造成五经残缺,儒家经典在流传过程中也产生很多错误,影响了人们对圣人之道的理解。此外,不少宋儒还认为经典有牴牾之处,经典所记与历史事实有出入,经典中的一些内容立意并不高远,值得怀疑。有些人还指出六经之中的一些观念,也与社会现实有矛盾。宋儒还通过总结汉唐以来经学的种种误区,指出治经应以切于实用为目的,应以讲明圣道、求得义理为旨归。因此,面对异质文化的严峻挑战,首先要起来维护儒家主体文化的神圣性,特别是发掘儒家文化的内在价值,这是一场保卫“圣人之道”的文化战争。
——整理自人民网:宋代疑古思潮简论
材料二随着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国史学界“疑古”思潮再兴,对以司马迁《史记》为代表所记载的夏商周三代以及五帝时代的历史提出诸多怀疑。1919年,胡适提出:“对于东周以前的中国古史,只可存一个怀疑的态度”。20世纪20年代,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辨”学派,通过疑古书、疑古事、疑古人的方式,提出以往的古史都是“层累地造成的”,从而彻底否定了司马迁古史体系的真实性。顾颉刚否认夏禹的存在,他通过对古史传说及《说文》的考证,认为“禹不是人而是一种动物——虫”。
——整理自刘毓庆:《中国历史上的三次疑古思潮及其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宋代“疑古”思潮的背景和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指出两次“疑古”思潮的不同点,并简要评价20世纪的“疑古”思潮。
1987年6月,邓小平在接见南斯拉夫代表团时说:“农村改革中……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这不是我们中央的功绩……这是我个人没有预料到的,许多同志也没有预料到,是突然冒出这样一个效果。”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民间的经济活动决定了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方向
B. 中央政府的宏观决策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C. 该意外收获的主要意义是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D. 民众积极参与是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动力之一
1938年4月9日伦敦路透社电讯:“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天津一南京浦口)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已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英人心理,渐渐转变,都认为最后胜利当属于中国。”上述报导的战役其重大意义是
A. 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B. 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C.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D. 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张謇根据光绪、宣统两朝的《海关贸易册》指出“进口货之多,估较价格,棉纺织物曾达二万万两以外,次则钢铁,他货物无能及者。是以謇于南洋劝业会时,即发表中国现时实业需用棉铁政策之说”。下列对张謇的“棉铁政策”解读正确的是
A. 照搬西方工业化起步模式
B. 旨在改变中国对外贸易逆差
C. 是切合时宜的工业化路线
D. 促成了实业救国思潮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