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其中“经”的地位较高。从汉至唐,《孟子》一直被列入子部,到南宋时,《孟子》则被列入经部,成为儒家的第十三部经书。元朝时,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地位仅次于孔子。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 重文轻武观念渐趋兴盛
B. 民本思想深入人心
C. 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 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在朱熹等人影响下,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农文》《谕俗文》等。这一现象反映出
A. 理学思想世俗化的趋势
B. 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
C. 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
D. 读书重学风尚的形成
《晋书》记载:“有晋始自中朝,迄于江左,莫不崇饰华竞,祖述虚玄,摈阙里之典经,习正始之余论,指礼法为流俗,目纵诞以清高,遂使宪章弛废,名教颓毁,五胡乘间而竞逐,二京继踵以沦胥,运极道消,可为长叹息者矣。”材料表明的观点
A. 主张正视儒学
B. 否定佛教传播
C. 肯定道教影响
D. 主张三教合流
有学者认为:“辟佛的宋儒本质上往往不是佛学的批判者,而是批判的佛学者。"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 宋儒不再批判佛教
B. 宋朝儒佛地位相当
C. 佛学渗入儒家义理
D. 三教合一局面形成
中国改朝换代,往往国家颜色随之变换。周得火德,尚红;秦灭周,得水德,尚黑。看似简单的颜色更替背后,是影响了中国政治几千年的“五德始终说”。“颜色革命”实质上宣扬的是
A. 以德治国
B. 统治合法
C. 君权神授
D. 阴阳五行
公元124年,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博士弟子入选”,内由太常负责选择,外由郡国察举。规定太学的学习科目设五经,学生可任选一经学习,以自学为主,老师定期讲经,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做官。太学的兴办
A. 有利于实现西汉王朝的思想统一
B. 促进了汉代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
C. 建立了考试为主的官僚选拔制度
D. 缓和了统治阶级集团内部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