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关于人口向城市的迁移,有不少模式。其中把人口向城市...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关于人口向城市的迁移,有不少模式。其中把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归结为“推一拉”的简单力学公式模型说明了发达国家早期的情况。这种理论认为:促成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力量,一是农村状况的恶化产生的推力,二是城市有利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获利机会把农民拉到城里。

——摘编自高德步、王钰《世界经济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自行选定一个史实和“推一拉”理论中的一个角度,对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进行探讨(要求:明确写出所选史实与角度,探讨须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符合逻辑)。

 

示例1: 史实:英国圈地运动。 角度:人口向城市迁移的推力。 探讨: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对外贸易发展,羊毛出口和毛纺织业兴旺发达,羊毛价格不断上涨;英国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圈地运动造成了大量的流民;失去土地的农民最终流入城市成为雇佣工人。即英国圈地运动导致农村状况的恶化,推动农民向城市迁移。 示例2 史实:英国工业革命。 角度:人口向城市迁移的推力。 探讨:工业革命推动了农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农业工人的排挤和农业工人生活状况的恶化,成为一种持久的推力推动着农业工人不断走向城市。后来,工业革命改变了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确立了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工业的迅速增长推动农民为改善生存压力,不断向城市迁移。即英国工业革命引发了农力,推动农业工人、农民向城市迁移。 示例3 史实:英国工业革命。 角度:人口向城市迁移的拉力。 探讨:工业革命时期,尤其是工业革命初期,机器生产尚不普遍,生产率虽得到提高,但并不排挤小生产者,反而造成手工生产的扩大和劳动需求的扩大,工人工资一度上升较快;其后,尽管工人竟争加剧、手工业者破产增加,但工人的最况好于农民,城市相对有利的经济发展吸引农民向城市迁移。即工业革命拉开了城乡收入的差距,成为农民向城市迁移的强大拉力。 【解析】本题要求讨论的内容是“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我们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欧美国家城市化过程中选择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来进行分析。材料中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符合逻辑。所以我们要格外注意论从史出,抓住主要问题,做到言之有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人类的历史上,各种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兴起与没落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材料一重商主义约产生于15世纪末,18世纪中期开始走向没落,支配了西方经济主流话语近300余年。彼时,西欧封建制度趋于瓦解,城市兴起,在国家和社会政治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正是在那样的历史环境下,一个主张建立强大中央集权、拥护国家干预主义和殖民主义,为经济掠夺进行辩护的学派——重商主义学派兴起。

——摘编自《重商主义支配欧洲300年》

材料二“耕稼劝,则农业崇,而弃本逐末者不得纵。由是,赋税可均而国用可足。”

——【明】周忱:《与行在户部诸公书》

(1)依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在16世纪西欧和中国分别实行了怎样的经济政策,并从经济方面分析成因。

(2)有观点认为,19世纪中后期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材料一、二所反映的经济政策都相继没落。结合史实分析说明上述观点。

(3)结合背景说明20世纪3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干预政策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查看答案

1935年,美国最高法院因为《全国工业复兴法》授予联邦政府管理州内贸易等权力违宪宣布该法无效;1937年,最高法院认为联邦政府有权监管任何涉及州际贸易的劳资关系,否定了琼斯一劳克林钢铁公司对《全国劳工关系法》侵犯各州权力的控诉。这一变化反映出

A. 美国司法受到政府权力的影响

B. 分权制衡原则削弱了新政的效果

C. 最高法院反对罗斯福的干预政策

D. 形势的发展影响了司法解释

 

查看答案

1829年英国议会通过《大伦敦警察法案》,1835年通过市镇自治机关法,1839年通过郡督察法,1842年英国第一个现代刑警机构——伦敦警察厅成立,1856年整个英格兰和威尔士最终确立了新警察制度,现代警察队伍得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据此判断

A. 英国社会秩序相对安定

B. 宪法是英国现代警察制度的保障

C. 经济发展推动民主进程

D. 工业革命促使议会司法职能加强

 

查看答案

1893-1895法国与瑞士陷入关税纠纷,相互提高关税,致使由法国输出到瑞士的商品减少了43%,瑞士输出到法国的商品减少了27%。该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B.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已经抬头

C. 欧洲国家间的经济联系密切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竞争激烈

 

查看答案

著名文人爱特生说,17世纪的英国房间里如果没有摆上金字塔式的中国瓷器,生活就会变得干枯无味。马克思说,1662年前还不知茶为何物的英国,与中国通商后,“茶被看成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必不可少的饮料”。上述情况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当时

A. 商业革命发挥的效应

B. 世界市场形成的作用

C. 明清对外政策的影响

D. 出现西学东渐的潮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